“十一五”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二)
四、保障條件和措施
(一)整合安全生產科技資源
吸引社會科技資源進入安全生產領域,增強安全生產科技創新能力。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企業在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國家科研機構的骨干和引領作用、高等院校的生力軍作用和科技中介機構的服務作用,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安全生產科技創新體制。 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科技基礎設施和共享平臺,建設安全生產科學研究與裝備研發基地,構建科技研發、檢測檢驗與物證分析、技術轉化與推廣服務、應急救援技術、智力資源、法規標準等6大類安全生產科技支撐平臺,提高安全生產科技保障能力,實現安全生產科技創新體系有效運轉。
(二)加大安全生產科技投入
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的投資和引導機制,努力拓寬科技投入渠道,形成中央、地方政府、企業及全社會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積極爭取將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共性、公益性技術研究項目列入國家和有關部門相關計劃,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大中型骨干企業加快科研機構建設和加大安全生產科技研發投入,并參與重大、重點安全生產科技項目研究及安全生產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與工程示范。加強政策性引導,形成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的聯合協作機制,實現技術、人才、產業等資本的優化組合,逐步使企業真正成為安全生產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推動建立以國家投入為主的安全生產科技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按照“公開招標、擇優支持”的原則,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開展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技術標準制(修)訂、工程試驗、技術轉化、技術推廣和技術示范等工作。各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對安全生產科技研發的資金支持。
(三)加強安全生產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結合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和重點科技項目的實施,培養和造就高水平的安全生產科技創新人才,建立各級安全生產專家隊伍。 推動有關部門對從事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和領域的緊缺人才和安全生產專業人才培養給予政策支持,吸納高素質人員進入安全生產科技領域。注重安全生產科技人員的知識更新,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資源,保障安全生產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加強對從事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和領域從業人員的安全知識與技術培訓,建立培訓、考核制度。創造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環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尊重人才的風氣。推動安全學科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努力實現“安全科學與工程”成為一級學科。
(四)建立安全生產科技激勵機制
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引導和鼓勵優勢資源投入安全生產科技工作。抓住機遇,用好國家在財稅、金融、政府采購、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科技創新基地與支撐平臺建設等方面一系列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支持安全生產科技進步。加大安全生產優秀科技成果評選力度,表彰和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五)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
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與國際組織、世界各國科技合作關系,不斷擴展新的合作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國際安全生產科技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性、區域性科學研究合作項目。跟蹤研究國際安全生產科技發展前沿動向,努力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六)加強安全生產科技工作的領導與協調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對安全生產科技工作的領導,切實提高科技在安全生產事業重要地位的認識。強化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在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國安全生產科技研究和技術示范的職能,加強安全生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技術預測工作,發揮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對國家安全生產重大科技決策的咨詢作用。積極推行安全生產科技項目招投標制,建立科學公正的科技項目評價制度,營造勇于創新、尊重創新、激勵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大安全生產科技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國際互聯網等公共媒體,傳播安全生產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大力倡導安全文化。充分發揮各地方、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推動安全生產科技工作及規劃的組織實施。
五、附件
(一)8大安全生產基礎理論研究重點領域
1.安全生產的社會科學基礎 2.安全科學的基本理論 3.安全行為理論 4.礦山重大災害事故致因機理及動力學演化過程 5.典型工業事故發生機理及動力學演化過程 6.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理論 7.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理論 8.安全經濟及管理理論
(二)60個優先發展的安全生產科技研究方向
1. 重大項目 (1)煤礦瓦斯等重大災害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2)危險化學品事故監控與應急救援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3)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安全保障技術 2. 重點項目 (4)礦井水害防治與老空區探測關鍵技術 (5)井工生產安全管理與災害應急救援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 (6)安全生產檢測與物證分析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究 (7)城市重大工業工程隱患辨識與監控關鍵技術研究 (8)煤礦瓦斯、突水、煤巖動力性災害危險源辨識、評價及分級標準 (9)煤礦災害連續監測、預警及防控技術 (10)低透氣性高瓦斯松軟煤層瓦斯抽放成套技術 (11)非煤礦山典型災害預測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 (12)海上油氣勘探安全保障技術 (13)沖擊地壓(巖爆)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關鍵技術 (14)地表采動監測網絡布置關鍵技術 (15)礦山突發性動力災害預警及控制技術 (16)礦山深部開采安全生產關鍵技術 (17)地下礦山和深凹露天礦山塵毒危害防治技術 (18)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泄漏源的早期鑒別和監測技術 (19)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長周期運行安全保障成套技術 (20)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信息化關鍵技術 (21)可燃性氣體(粉塵)爆炸自動抑爆技術 (22)危險化學品泄漏在線封堵技術與裝備 (23)高危職業危害預防控制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 (24)埋地油氣管線泄漏檢測報警及風險評價技術 (25)特種設備失效模式、失效準則、風險評價、壽命預測等關鍵技術 (26)個體生物特征識別、快速篩查與證實技術 (27)重大危險源辨識指標體系、監測與監控網絡化技術 (28)基于傳感器網絡的安全參數監測關鍵技術 (29)全方位無障礙危險源監測、精確定位和信息獲取技術 (30)移動危險源動態監管系統關鍵技術 (31)交通運輸工具碰撞檢測和防撞安全技術 (32)重大災害事故的搶險救災、現場勘察及鑒定技術 (33)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指揮決策系統 (34)重大事故模擬仿真與虛擬現實技術 (35)典型有毒有害氣體快速檢測檢驗技術與設備 (36)基于防減災指數的企業安全生產監控監管指標體系 (37)典型事故調查分析與決策支持關鍵技術 (38)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體系 3. 政策引導性項目 (39)礦區開發安全規劃關鍵技術 (40)防治礦井火災的新材料、抑制劑和新工藝 (41)礦山通風系統可靠性和抗災能力技術與災變時期的風流控制技術 (42)礦井安全供電與電網綜合保護技術 (43)深凹露天礦災害性小氣候預測預報技術 (44)化學工業園區安全規劃關鍵技術 (45)石油化工生產過程靜電消除與控制關鍵技術 (46)煙花爆竹藥劑及生產過程本質安全技術 (47)可燃性氣體(粉塵)爆炸危險性動態監測、預警技術 (48)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預測與事故預警關鍵技術研究 (49)重大產品、復雜系統和重大設施壽命預測技術 (50)設備預防性保養和故障診斷技術 (51)埋地壓力(氣、水、油)管線檢測、報警、關斷及維護技術 (52)構筑物(地基、大壩、高陡邊坡、尾礦庫等)失穩監測預警技術 (53)交通運輸事故監控與預警技術 (54)大型電網事故時的社會應急技術 (55)作業場所高危毒物預警技術 (56)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保護用具設計與評價關鍵技術 (57)遇險人員定位與通訊技術及探險機器人技術 (58)事故災難現場標準化應急指揮系統 (59)安全生產管理模式 (60)基于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