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減災就是發展 減損就是增長

    減災就是發展 減損就是增長

    www.waka8s.com時間:2019/3/11 9:16:20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重中之重是要轉變觀念,

    依靠制度引導人民群眾樹立風險意識,還要立足社區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只有真正形成舉國防災減災救災局面,我們才能創造出越來越安全的發展環境。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以人民為中心,要緊緊依靠人民。群防群治的方法非常好,現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鄭功成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實際上,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就是減小發展所付出的代價的一項工作,也是另一種意義的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

    我國是一個多災的國家,長期以來,舉國上下都在想方設法與災害博弈。鄭功成說,在古代,我國有三大自然災害讓人痛心疾首,分別是水災、旱災和蝗災。時至今日,災害的種類已經數不勝數,如何治理大災是不可回避的治國理政話題。

    謀定而后動。謀就是樹立正確的國情觀、災害觀。“在上世紀90年代,我就提出了災情就是國情、減災就是發展、減損就是增長的概念。要全民防災、舉國減災,實現減輕災害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鄭功成解釋,在當代中國,災害的誘發因素日益復雜,災情成為非常重要的國情構成要素。一些重大災害一旦發生,對受災者來說可能會傾家蕩產,由此產生的社會負面效應不可估量。可見,認清災情是準確把握國情的前提,減少災害損失等于發展與增長。

    作為已經連任四屆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功成為推動我國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著述《中國災情論》《災害經濟學》《多難興邦》等之余,他還帶隊專程赴貴州、新疆、安徽等省(自治區)開展專門的防災減災救災調研,并主持國家減災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從戰略層面提出了一系列綜合減災的思路與建議。

    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唐山考察時,在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去年,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進一步推動貫徹落實這一理念。鄭功成感慨,這一系列舉措是“非常正確和必要的”。

    為了推動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在基層生根,如今的鄭功成依然堅持深入基層調研。

    2018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了防震減災法執法檢查,鄭功成是檢查組的成員之一。此次執法檢查是修訂后的防震減災法自2009年施行以來第一次執法檢查,要求深入農村和社區,實地查看基層防震減災工作,找出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鄭功成所在的檢查組深入了湖北宜昌、恩施等地。他發現,湖北的地震災害并不典型,相比之下,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更為普遍,所以當地的老百姓防震減災意識淡薄。

    寧可十防九空,也不可一日不防。鄭功成希望通過這樣的執法檢查以點帶面,讓全民逐漸形成綜合減災的理念。他表示,此次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在整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普遍存在。

    關于檢查防震減災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最近十年是地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社會影響最嚴重的十年。我國地震死亡人數占全部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52%,為眾災之首。同嚴峻的地震形勢相比,我國在地震監測預報、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和地震應急救援能力等方面都還存在明顯不足。城市老舊房屋、農村民居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占比依然較大。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重中之重是要轉變觀念,依靠制度引導人民群眾樹立風險意識,還要立足社區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只有真正形成舉國防災減災救災局面,我們才能創造出越來越安全的發展環境。”鄭功成說。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