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千湖之省”湖北這么干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全省湖泊面積2706平方千米,5000米以上長的河流共4229條,河流總長5.9萬千米,大中小水庫6921座。每到暑期,學生群體前往野外水域游泳、戲水的情況變多,未成年人溺水風險驟增。
為扎實做好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今年,湖北省從上到下、各方協同、各級聯動,持續壓實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責任,全面動態排查水域隱患,綜合運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讓防溺水工作“不降溫、不斷檔”,全力守護未成年人安全。
黨政主導 部門協作 家校聯動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3月開始接連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省委主要領導專門作出批示,省委副書記親自抓,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統籌推進。
4月下旬,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組織23家省直單位召開未成年人防溺水聯合會商會議,研究年度重點任務;5月13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校聯動”的聯防聯控機制,明確各級政府、家庭和教育、公安、民政等23個部門的責任清單。相關部門從自身業務特點出發,制定相應的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方案。
7月,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再次印發通知,要求綜合運用通報、問責等舉措,持續加大工作力度。
針對少數市州溺水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該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組織相關部門、市州全面開展隱患大排查,重點檢查“四個一”(一塊警示牌、一個救生圈、一根救生桿、一根救生繩)救生設施配備、重點水域警戒線和標識設置以及巡查巡護情況;會同省公安廳利用大數據,分析確定80余處水域風險點,聯合地方媒體發布未成年人防溺水重點水域地圖,明確重點巡查區域。此外,省安委辦組織17個部門組成的暗訪組,開展暗查暗訪。截至8月15日,湖北省共排查重點防范水域5.7萬處,配備“四個一”救生設施15.6萬套。
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同向發力。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團省委將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作為少年兒童“愛心托管班”必修課,截至目前,“愛心托管班”開班4215次,服務青少年超14.5萬人次;省婦聯倡議婦女小組長、巾幗志愿者開展日常巡查和入戶提醒;教育部門督促各地各校落實家校聯系提醒措施;民政部門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進行走訪慰問,督促家長和監護人認真落實監護責任。
人防物防 智能預警 多管齊下
在重點水域的湖堤河岸上配備“四個一”救生設施,再加上人員定期巡查巡護,是防范未成年人溺水的傳統方法。
“我主要負責巡查長江北岸從江漢碼頭到白沙洲大橋段。這段河道雖然不長,但頗受孩子們喜愛,也是釣魚愛好者的聚集地。”巡查員劉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所巡查水域水深、水流急、水下結構復雜,孩子們下水時間不確定,他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0點間,要不間斷地往返巡查和勸導。
“除在重點水域配備‘四個一’救生設施外,全省還安排了近8萬名重點水域巡查巡護人員,開展巡查勸導。”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面對龐大、復雜的水域環境,光靠物防、人防還不夠,湖北各級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技防織密安全網。
湖北省公安廳借助“雪亮”“天網”工程,整合全省重點流域、重點堤段、大型水庫周邊1123個視頻探頭,常態化開展視頻巡控監測,并逐步應用無人機巡查、人像識別等科技手段,對靠近危險水域人員及時發出預警。
荊門市等地建立防溺水全域感知體系,組織相關部門認真梳理全市感知設備情況,充分運用AI算法及智慧城市“一網統管”等現有平臺資源,深度拓展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在防溺水場景中的應用。今年,該市新增視頻探頭192處,智慧城市大腦視頻融合賦能平臺共接入攝像頭5.29萬路,其中涉及重點水域和危險點位周邊攝像頭328路(中心城區攝像頭134路),已在重點水域和危險點位完成42路AI算法部署。
“也就是說,只要有人進入監控范圍,系統就會‘叫應’。對不聽勸的,系統將直接聯系責任人前往現場勸導。”該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郭曉鳴表示,通過“線上智能預警+線下聯動處置”方式,可實現“識別—告警—推送—處置—反饋”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疏堵結合 以疏為主 標本兼治
“愛戲水是孩子的天性,你越是不讓他們戲水,他們越會變著法子,選擇偏僻的河流、水庫戲水,這才是最危險的。”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認為,一味地“堵”不是最好的辦法,應盡可能給孩子們提供安全的親水場所,并教授科學的自救互救方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溺水風險。
對此,該省省直部門主動作為,省應急管理廳按照省委領導批示要求和湖北省人大代表關于智能化防溺水建議,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組織專班謀劃未成年人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項目,爭取將其納入湖北省“十五五”應急管理體系規劃中,強化科技賦能;組織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等部門聯合會商,加強游泳設施建設,加大暑期公共游泳場館免費開放程度,加強未成年人游泳技能培訓。
各地緊隨其后。
咸寧市開展“水花行動”,組織23家游泳場館免費向學生開放,因地制宜設置簡易游泳戲水點51個,建設簡易游泳池52個,加大正規場地供給;組織1.2萬名未成年人學習防溺水知識,面向基層醫療工作者舉辦50余場防溺水培訓,針對387名基層救護員開展防溺水急救技能專項培訓。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設了83個鄉鎮公益性游泳、戲水場所,確保83個鄉鎮的中小學生都有可使用的游泳、戲水場所。
孝感市連續兩年大力推進“游泳進校園”,在每個城區、鄉鎮建立一個游泳實踐教學點,統一編制教學計劃,通過以游泳技能為主的實踐學習和以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救護教學等為主的理論學習,力爭讓所有小學生畢業時“人人會游泳,人人會自救”。
“孩子現在9歲,這個階段,他只聽老師的話。學校能開設游泳課程,孩子愿意去學,簡直太好了!”孝感市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通過學習,自家孩子已掌握一定的水中自救技能,“讓我們當家長的十分安心”。截至目前,孝感市313所小學已實現校園游泳課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