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曝光臺]爆破引線收放不當易爆炸,國務院安委辦明查暗訪海南施工安全
爆破施工不規范,爆破引線長期掛在墻壁上易引發意外爆炸;鋼結構支撐不牢,有垮塌風險......在一場為期5天,途徑經海口、三亞、瓊海多市的安全檢查中,南都記者隨國務院安委辦明查暗訪組見證了不少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
11月底,國務院安委辦第九明查暗訪組前往海南省,針對橋梁、隧道、房屋等項目施工安全明查暗訪。檢查中,明查暗訪組走進了20個施工項目現場,提出了百余條整改意見。這其中一些項目既有較大風險,也有不少細節問題。
安全隱患1
長期懸掛在墻壁上的爆破引線:可能引發意外爆炸致人傷亡
炸藥是在隧道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物資,也是需要施工方謹慎管控的關鍵風險點,而海南一處隧道的施工現場卻在這方面出了大問題。
11月24日,明查暗訪組在海南儋州市檢查了瓊西北供水項目的隧道施工情況。南都記者了解到,瓊西北供水工程是海南省“水網”中的重要水資源配置工程,保障儋州市內多個鄉鎮、農場城鄉供水及灌溉用水。
明查暗訪組專家發現,該施工現場的爆破引線正掛在隧道的墻壁上,并沒有按起爆順序收放。據了解,這根引線長期掛在墻上。
此隧道爆破采用的是電子雷管,施工現場如此處理爆破引線,可能會使炸藥意外爆炸。“爆破引線長期掛在墻壁上,如果墻壁漏電,可能使引線帶電,意外引爆雷管、引爆炸藥。”專家向記者解釋了此做法的危險性。
掛在墻壁上的爆破引線。南都記者 王森 攝
明查暗訪組專家表示,施工現場對引線的處理屬于“偷懶省事”,省去了按照起爆順序收放引線的工作。這樣偷懶可能會帶來嚴重后果,意外爆炸帶來的坍塌與飛濺的碎石都會威脅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隧道內潮濕環境下的用電也存在安全隱患。暗訪組發現,用來安放炸藥的車架上使用了220V的照明燈,過高的電壓并不符合爆破現場的安全要求,照明燈產生的雜散電流也可能意外引爆電雷管。
安全隱患2
根基不穩的支撐:可至數十噸鋼結構成片倒塌
11月25日,浙江省應急管理廳公布了一起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查處掛牌督辦通知書:11月23日,某建筑工地發生一起鋼結構架倒塌較大事故,截至25日8時,共造成6人死亡、6人受傷。
在此次明查暗訪中,就發現了一處鋼結構支撐不穩的問題隱患。11月26日,明查暗訪組在海南瓊海市檢查了瓊海市文化體育中心區域內建設項目的文體中心板塊發現了問題。
在施工現場,明查暗訪組發現該項目正在進行頂部鋼結構的吊裝作業。在頂部結構組裝完成前,需要用到支撐塔架,以確保鋼結構的穩定。明查暗訪組發現,用來支撐的塔架卻并不牢靠,原因之一是“腳沒站穩”。
比如一處塔架底座直接放置在了臺階邊緣,有一半懸空;還有一些支撐架位置偏心,并未準確放置在受力點......
支撐塔架的底部結構不穩。南都記者 王森 攝
支撐塔架還需借助攬風繩保持穩固,該如何確保攬風繩拉得穩?面對這個在設計方案中有明確規定的問題,現場的負責人員卻表示“看著來”。
專家告訴南都記者,該項目每片頂部鋼結構最重可達40余噸,由于在施工中支撐不穩,鋼結構很可能會掉落,甚至是成片垮塌,嚴重威脅了在鋼結構頂部作業和場內作業人員的安全。
類似根基不穩的情況,也出現在了臨高縣的一處房建項目。11月24日,明查暗訪組檢查了臨高縣海瀾壹品二期項目。
“你們到底在將就什么?”在施工建筑內,專家詢問負責人員。專家所說的“將就”,是指現場的懸挑,這是用來穩固高空腳架與卸料平臺的結構。
專家表示,施工單位使用的螺栓、槽鋼這些用來穩固底座的材料與最初設計要求并不一致。專家分析,這可能是因為施工方“圖簡單”用手頭的材料搭建了懸挑,致使需要用很多木塊來填補空缺。
施工現場的懸挑墊放了木塊。南都記者 王森 攝
“由于施工方在懸挑上墊了木頭,如果螺栓沒有擰緊,懸挑可能向外滑出。”專家表示,懸挑不牢,可導致腳手架與卸料平臺在高空倒塌。
上述3個項目,皆因存在較嚴重的安全生產隱患,被地方住建部門責令停工整頓。專家表示,以上發現的問題,都是施工項目的關鍵風險點,是項目管理的重點關照對象,顯然三家責任單位并未落實到位。
5天時間里,明查暗訪組在海南海口、三亞、瓊海等地檢查了20個建設項目的施工安全,并提出了百余條整改意見。據地方反饋,各企業均已對照明查暗訪組意見進行了整改。
南都記者了解到,隨著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推進,海南省內的在建項目規模,正呈上升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19年至2020年,海南建筑業總產值增長幅度為約為6.9%,全國同期增長約為6.2%。據海南省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于今年7月4日更新的“海南省施工項目信息”顯示,海南省現有2000余項施工項目。
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帶來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基建范圍擴大、項目數量增長,給施工的的作業技能水平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王森 發自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