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持續深入推進
加大攻堅力度 完善治理措施
目前,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進入集中攻堅階段。近段時間以來,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攻堅力度,完善治理措施,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要求在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安排理論學習中心組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集中觀看、深入學習《生命重于泰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持續推進總書記重要論述入腦入心。
河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要求,各地深入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風險,嚴格落實各方安全生產責任制。山西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強調,各級主要領導干部要下大力氣解決重發展輕安全、重建章立制輕貫徹執行等頑瘴痼疾。浙江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會議,要求在查找隱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下更大力氣。廣東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強調,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堅決抓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海南省召開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對抓好大排查大整治作出強調。四川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部分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圍繞電視專題片,結合分管聯系工作作交流發言。
發展改革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觀看學習電視專題片,要求抓好直接承擔的各類重大項目的安全生產指導、督導工作。生態環境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并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水利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指出,要從緊從嚴從細從實抓好水利安全生產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會議組織觀看電視專題片并強調,要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應急管理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集體學習,要求整合一切條件、盡最大努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海關總署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要求,深入開展海關各重點業務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集體觀看學習,并圍繞落實“三必須”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進行交流。國家鐵路局分別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安委會專題會議組織觀看學習,強調要對照職能職責梳理責任清單和履責任務。民航局在黨組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安委會專題會議上均組織集中觀看,要求推動“六個起來”落實落地,努力做到“問題隱患清零”。國家礦山安監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組織各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礦山企業收看,做到“兩個全覆蓋”。
全國總工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會議觀看學習,對做好當前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作出部署。國鐵集團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并指出,要牢記安全是鐵路的政治紅線和職業底線。中鋁集團要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安排各級領導干部專題學習,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強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
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堅持問題導向,壓緊壓實責任,緊盯重點行業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
山西要求徹底清理承包礦、掛靠礦等風險隱患,成立11個由廳級領導帶隊的工作組開展督導檢查。安徽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實現對16個市“四不兩直”和重點行業領域明查暗訪全覆蓋。江西組織5個專項巡查組赴各地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河南省安委會派出9個工作組深入基層督導檢查專項整治情況,由省政府副秘書長每日督促督辦。此外,河北、山西、吉林、浙江、江西、海南、貴州、云南、陜西、寧夏、新疆等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直插基層,開展督導檢查,強調進一步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
民政部要求動態更新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建立完善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兩個體系”。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明確市政公用事業、房屋市政工程施工、房屋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工作重點。交通運輸部組成6個檢查組赴重點地區,對危化品運輸、公路“百噸王”、水運建設項目質量安全等開展督導檢查。應急管理部派出6個工作組,赴14個重點省份,對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檢查工作展開督導核查。此外,國務院安委辦針對化工園區整治提升、硝酸銨等風險排查管控、重大危險源檢查督導等,聘請專家對危險化學品重點縣進行指導服務。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工務段組織人員對防洪設施、橋隧設備、路基基礎等重點處所進行拉網式排查。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集賢輸油站成立每日安全責任落實檢查小組,強化隱患細查嚴改,確保零隱患。
著力推動系統治理
為切實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不斷強化安全生產源頭治理、系統治理,下大力氣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應急管理部圍繞“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這件最大的實事,聚焦安全執法、行業協會、安評機構、消防監督、電子證照、專家服務六大方面,研究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各地抓住源頭,開展系統治理。北京市要求市屬國有企業決不能只當大股東、只看經濟效益、不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對于不參與實際控制、不并表、不參與實際經營但又涉及高風險領域等類似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梳理。山東省印發《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實施辦法(試行)》,明確礦山、金屬冶煉、運輸、建筑施工、粉塵涉爆等單位設置安全總監等要求。
盯住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快完善安全生產治理體制機制。民航局緊盯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不健全、程序不規范、隱患收集和報告等制度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不斷健全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國家電網建立“三下三上”工作機制,開展“1150”(11個專題專項、50項重點任務)工程,橫向明確各層級管理責任,縱向明確基層班組和一線從業人員整治責任。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必須用好這把“利器”。農業農村部加快推進漁船插卡式AIS試點工作,要求按照設備技術規范加大設備更新換代力度,加快實施“一船一碼一設備”管理。
生產有標準,安全有保障。航天科工集團全面推行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研究編寫《航天工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指南》等7部工具書,建立集團公司、院(公司)、工廠(研究所、公司)三級安全生產總監體系,構建危化品安全雙重預防機制,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記者 樊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