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應急管理報]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踐行訓詞精神在防汛救災一線挑重擔打硬仗
    www.waka8s.com時間:2020/8/6 9:20:42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踐行訓詞精神在防汛救災一線挑重擔打硬仗


    大雨!暴雨!大暴雨!入汛后,暴雨“車輪戰”來襲,降雨總量大且范圍相對集中。6月以來,長江、太湖等流域累計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多五成到1.6倍;7月14日以來,淮河流域遭遇多輪強降雨。

    超警戒!超保證!超歷史記錄!汛情兇猛,江河告急,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防汛救災是必須打贏的硬仗。從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雨情就是號角,汛情就是命令。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締造、親自授旗并致訓詞的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在應急管理部黨委調度指揮下,召之即來,戰之必勝,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


    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嚴峻汛情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答好防汛救災這張“考卷”難度大、壓力重。

    滄海橫流,方顯隊伍本色;急難險重,乃見作風擔當。一次次直面風險、赴湯蹈火的營救,一幅幅駕舟擺渡、竭誠為民的畫面……在防汛救災一線,黨旗和習近平總書記授予的中國消防救援隊隊旗高高飄揚,到處都有“火焰藍”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身影。

    任務再艱難,他們也毫不退縮,沖鋒陷陣,迎難而上——

    “快,把堤壩再加固得牢一些!”

    從6月28日起,太湖水位連續19天超警戒,7月16日11時達到4.61米,距保證水位僅0.04米。預計受后期強降雨影響,水位將繼續上漲,形勢嚴峻,加固堤壩迫在眉睫。考慮到堤壩的承重問題,為確保安全,不能使用大型機械來進行加固,只能靠人力。

    加固堤壩,其實是給堤壩建一道“隔水墻”,要為岸邊的一根根木樁包上防水土工布,再用沙袋將木樁間的縫隙填滿,增加壩體穩定性。最近的木樁也距堤岸1米開外,遠的有2米多,要用梯子架橋,先爬上去再趴在上面作業。下方水深近3米,風大水急,巨浪連連,作業艱難又危險。“讓我來!”然而,任務一發布,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淮安支隊的孫永恒就主動請戰,“我水性好,也學過水域救援知識。”

    在隊友們的配合下,他身穿救生衣、系緊安全繩、嘴咬鐵釘包,一手拿土工布,一手拿鐵錘,匍匐爬上梯子,上半身懸空,在水浪中為木樁包上土工布,再釘上鐵釘固定。巨浪不停打來,梯子左搖右晃,懸空作業難以找到支撐點……“堤壩內就住著百姓,加固任務必須不打一絲折扣完成!”孫永恒在心中堅定地對自己說,手上敲打的動作更加有力。

    為有力有序開展防汛搶險工作,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已經調集全省1500余名指戰員攜帶專業系列裝備,在省內環太湖等高風險地區前置備勤。

    救援再險阻,他們也毫不遲疑,逢山開道,遇水架橋——

    “不惜一切代價,爭分奪秒打通救援通道!”

    暴雨突襲、山體滑坡、道路阻斷……7月5日凌晨,貴州省正安縣遭遇特大暴雨,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遵義支隊正安大隊山城路消防救援站警鈴不斷。“樂儉鎮長興村5名老人被困在滑坡導致的巨大泥坑中,年紀最大的81歲,亟待救援”,2時45分,剛完成一起救援任務的9名消防員收到信息后,來不及休整便趕赴“戰場”。

    長興村位于山嶺深處,只有一條鄉村公路。特大暴雨導致公路兩旁的泥坎被沖垮,多處路段和橋梁被沖毀。他們只得一邊清理一邊行進。越往大山深處走,路況越險惡,在距村子還有約5公里處,車輛已完全無法通行。該站政治指導員王俊雄果斷決定,帶上裝備翻山前行!

    這意味著他們要在原始林區中翻過三四個山頭。暴雨后的林區泥濘不堪,不知道哪里是淤泥坑,一腳踩下去就深陷其中,旁邊就是懸崖。他們每人都帶著三四十斤的負重翻山越嶺,一邊披荊斬棘,一邊提防著不時從山上滾下的樹木和石塊,生生地在無路的林區踩出了一條路。

    當天14時許,消防員抵達長興村。5名老人的家被傾瀉下來的泥沙和倒塌的墻體磚塊圍住,最大的一處淤泥坑約100平方米,淤泥最深處近1米,附近山體隨時都有再次發生滑坡的可能。

    救人,是他們心中唯一的信念。顧不上濕透的衣服、齊腰深的淤泥,他們用搜集來的門板、木梯搭成“浮橋”,固定好救生繩,準備將老人背出。沒想到的是,即便搭了“浮橋”,2個人的重量還是讓淤泥覆蓋到消防員的腰部,黏黏糊糊的淤泥讓他們下肢完全無法發力。他們當機立斷,將老人馱在背上,手腳并用,一步步爬出了淤泥,將老人轉移至安全地帶。

    據預報,當天晚上樂儉鎮還有暴雨,消防員們顧不上喘口氣,帶著老人急速轉移,并勸說途中遇到的村民一起撤離。這天,他們連續奮戰18個小時,成功解救被困群眾8人,疏散、轉移群眾15戶40余人。

    …………

    奮不顧身的一躍,哪怕洪水已漫過鼻翼;迎著急流的逆行,哪怕差點被水浪沖走;孤軍深入的營救,哪怕險象環生九死一生……面對災害、面對危險、面對生死,“火焰藍”的抉擇永遠是沖鋒在前,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用血肉之軀筑成銅墻鐵壁,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斗。

    “身為消防員,不惜一切代價守護人民群眾安危,是永遠不變的初心、融入血脈的基因。”這是孫永恒、王俊雄……千千萬萬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時候奮戰的“火焰藍”的共同信念。


    自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人小心翼翼抱著,一人跪地扶著梯子,生怕晃動嚇著小嬰兒;默默地將鐵皮雨棚的邊緣扳平,悄悄地用手掌擋住一顆突出的螺絲釘,以防傷著老奶奶;率先跳下橡皮艇,俯身將地面上的水漬擦干,唯恐孕婦滑倒……消防員們在救援時的本能反應,讓無數人“淚目”。

    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消防救援隊伍自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群眾的事無小事,群眾需求記在心,群眾期盼助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在全力救援、守護群眾安危的同時,他們堅持將救援與救助、保障災后重建相結合——當起“擺渡人”,駕駛沖鋒舟轉送群眾、送水送糧送醫送藥;干好“后勤員”,為群眾安置點和受災企業提供洗浴、排澇、清淤、防疫消殺、飲食等服務;做好“巡查員”,及時排查消除群眾安置點、受災企業、物資倉庫的消防隱患……

    7月7日8時30分,湖北省荊州市一高考考點,1300多名考生按時順利進入考場。就在前一天,因連續暴雨,這個考點被水淹沒。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荊州支隊出動指戰員緊急排水。搭通道、筑圩堤、抽積水,幾十名指戰員連夜奮戰,終于在7日3時許將積水排干。渾身被汗水和泥水濕透、雙腳泡得發白的指戰員們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別擔心,也別緊張,我們負責安全及時地把你們帶出去,你們只管認真安心地去考試”“慢一點,小心,一定要記得帶好準考證”……不管在哪里,不管是高考還是中考,消防員們都全力守護著莘莘學子的追夢之途。

    “大娘,做完飯要注意清除殘火、爐灰……”7月20日,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鄉鄭臺子,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阜陽支隊的王雷正在與村里老人們拉呱兒說家常,提醒大家注意消防安全。20日8時31分,淮河王家壩閘13孔全開泄洪,阜南縣蒙洼蓄洪區啟用,77個莊臺被洪水圍困,成了“孤島”,一旦發生火災,人員疏散困難。為此,阜陽支隊抽調20人,組織10個服務組,在各莊臺設置防火“前置哨”,保障村民的消防安全。

    7月24日上午,阜南縣曹集鎮。星星點點的雨滴驟然變成稠密的雨線,落在沖鋒舟上啪啪作響。船行在風雨中,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洛陽支隊的田志峰緊緊盯著前方。船上,是給莊臺上的村民運送的生活物資;船下,是蓄洪區近2米深的洪水。洛陽支隊7月20日到曹集鎮增援。剛落腳,田志峰他們就遇到了緊急情況——村民郭國軍有30多噸收好的艾草沒來得及轉移。普通農家哪能承受得起這么大損失!接到指令后,田志峰和戰友們趕緊跑去幫忙。40多名消防員連續奮戰近5個小時,趕在洪水來臨前,將艾草全部安全轉移。郭國軍說,自己“得救了”!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江西省景德鎮浮梁縣部分農田不同程度被淹。連日來,村民在抓緊時間播種晚稻,但時間緊迫,人手不足,一些農田難以完成播種。得知情況后,7月27日,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景德鎮支隊浮梁大隊椿年街道消防救援站10余名指戰員主動幫助村民搶種晚稻。他們一手拿秧苗,一手插秧,雖然不算熟練但很認真。經過4個小時的勞動,消防員幫村民完成5畝農田的播種。

    …………

    不僅救人,還為群眾搬運家中物品,幫銀行搶救300多萬元現金;不僅送人,還為求學心切的學生送書籍試卷,“放心,交給我們,你們完全可以放心”“沒事,我們也是您的兒子”“奶奶您別哭,我們來了”……消防員們不顧生死的營救、真心實意的服務、擲地有聲的話語,溫暖了受災群眾的心,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你們救我們于洪水,我們視你們為親人”,把家騰出來給消防員當駐扎場地、用電動三輪車幫忙運送橡皮艇、自制包子饅頭頂著高溫送到堤壩、送上“人民消防為人民”的毛筆字幅、默默伸出手為消防員叔叔擦汗、將切好的西瓜送到駐地……從耄耋之年的老人到稚氣未脫的孩子,都盡自己所能幫助、支持、感激消防員們。

    “防汛救災工作壓力大、任務重,突發情況很多,沒有群眾的幫助,我們很難順利完成”“救援中,一位老鄉說‘有你們在,我一點都不怕’,這讓我很受鼓舞”……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信任、支持和贊譽,給予“火焰藍”一往無前的澎湃力量。


    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


    脫下禮賓服,換上救援服,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福州支隊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由“國旗護衛隊”變成“沙袋輸送隊”;收起滅火機,扛出沖鋒舟,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西昌大隊聞令趕赴冕寧縣進行山洪救援;正在救著水,又趕去救火,得知一輛面包車著火,正在執行防汛救災任務的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九江支隊彭澤大隊消防員立即蹚水趕往處置……如今,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備戰全災種救援,是這支隊伍的常態。

    組建以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應的備戰狀態,努力練就科學高效、專業精準的過硬本領,在迎戰臺風“山竹”“利奇馬”,處置金沙江、雅魯藏布江堰塞湖災情,救援山東壽光洪澇災害、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等戰役中,充分發揮了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作用。

    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消防救援隊伍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做了方方面面的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在應急管理部部署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向防汛重點地區前置預置專業救援力量,截至7月3日12時已前置632支抗洪搶險專業救援隊,達到重點地區省份前置不少于1000人、毗鄰省份預置跨區域增援力量不少于1000人的總體目標。

    事實證明,前置預置力量,是靈活機動、快速有力的重要保障——

    長江水倒灌,鄱陽湖水位破歷史紀錄,還在不斷“變大”,防汛形勢緊急。7月13日,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五省消防救援總隊的1000余名消防救援指戰員火速馳援鄱陽湖抗洪搶險一線。

    針對安徽省境內長江干流、淮河流域嚴峻汛情,7月19日,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上海、浙江、山東、河南消防救援總隊及南京訓練總隊的1500名抗洪搶險、水域救援、地質災害救援等消防救援指戰員,迅速集結,火速馳援。

    科技為救援賦能。7月14日夜,飄著雨的南京八卦洲,一河道出現管涌跡象。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南京支隊駐八卦洲執勤點消防員立即趕赴現場。該河道距長江約200米,水深近3米,能見度低,雖有管涌跡象,但專家無法確定是否真的管涌了、管涌點在哪里。消防員利用潛水設備、沖鋒舟、水下機器人和水下成像設備等進行探查,最終確定了3處管涌點。在專家指導下,消防員兵分兩路,一路潛水作業,用土工布覆蓋河床,一路用舟艇運輸沙袋,再由潛水員調整沙袋壓實土工布,一共交替壓了三層,終于將3處管涌點處置完畢,確保無滲透危險。

    實戰才能出真知。同一天的夜晚,江西省余干縣,增援的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駐扎點,戰后復盤會正在進行。當天,余干縣四一村古埠聯圩、楓富聯圩大壩相繼發生管涌和滲水。10時20分開始,該總隊260名消防員馬不停蹄,全力加固堤壩和堵塞滲水,一干便是9個多小時,圓滿完成任務。參與增援搶險的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張天水表示,雖然參加過水域救援培訓,也多次參與臺風救援,但真正堵管涌、封滲水時發現,“還真不太一樣”。沙袋怎么裝、怎么壘,堵水效果才最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只有戰后充分復盤,總結經驗不足,才能打一仗進一步。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堅持“哪里有險情,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最危險,就戰斗在哪里”,截至7月31日,共參與各類抗洪搶險救援11242起,出動指戰員14萬余人次、出動車輛19092輛次、舟艇12799艘次,營救遇險被困群眾38077人,疏散轉移群眾10.9萬余人。

    “很有經驗,很有能力!”“你們不愧為主力軍、國家隊!”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安徽省淮南市委書記沈強、市長張孝成點贊消防救援隊伍,對他們在防汛救災一線的表現給予充分肯定。

    長江、淮河、太湖流域進入退水期后,他們緊急排澇,防止堤防出險;臺風來襲,防汛防臺風響應啟動,他們聞警即動,戰斗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就這樣始終朝乾夕惕、枕戈待旦,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

    (記者 張 楠)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