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杜凡:天山“火焰藍”在荊楚故里綻放
2020年1月21日,已經兩年未休假的新疆消防救援總隊巴州支隊辦公室主任、一級指揮員杜凡,從新疆回到遠在湖北省荊門市鐘祥市雙河鎮大橋村老家探親,面對突發的疫情,杜凡主動申請成為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戰斗在“抗疫”一線近三個月。
杜凡(左)為村民配送生活物資
主動請纓的“戰斗員”
“我們村總共有近300戶,約1000口人,其中有32個貧困戶。年前從外地回來了263人,其中從武漢回來的滯留人員47人。”杜凡曬得黝黑的臉上被口罩遮白的印記清晰可見。
1月24日到3月7日,鐘祥市屬于疫情防控高風險區域,共確診300余例。從每天早上八點半,忙碌的一天工作便開始了,在交通卡點執勤值守、到鄉間開展巡邏防控和防疫宣傳、對重點區域和家庭開展衛生防疫、對重點人員測量體溫、下鄉入戶走訪調查、為村民購買配送生活必備物資成了杜凡兩個多月志愿者工作的日常。
疫情防控期間,當地實行了“人不出戶、車不上路、店不開門”管制。村里的交通卡點位于一座山崗上,杜凡和他的同事們經常一守一整天。
對于杜凡來說,最辛苦的工作,是每天對確診和疑似病人家中進行消毒防疫。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兩個小時下來,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大橋村地處山區,住戶分散偏遠,交通路況較差,走訪入戶、為村民配送生活物資尤為艱難,很多地方車到不了,便只能肩扛手提給村民送去,杜凡經常一走就是十幾里路。
“我們每兩天要為村民購買配送一次物資,每三天要開展一次入戶大走訪”,村支書楊貴介紹,“為村民購買、配送生活物資是一項很繁雜的工作,志愿者們經常一天要接上百個電話,往返村民家中數十趟。雖然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但杜凡一天都沒休息過。”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杜凡還發揮消防職業特長,為群眾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在鄉親微信交流群里發送消防安全提示,提升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識,并利用走訪入戶時機幫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災隱患,防止因火災致貧返貧。“山里人都習慣用木材燒明火取暖,消防安全風險很高,確保家鄉的消防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用真心幫扶困難群眾
參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之初,杜凡在一次入戶排查時,看到村里年近90歲且體弱多病的馬大培老人獨自一人在家,一問才知道,與老人相依為命的孫子馬明福被隔離在外地,無法回村照料爺爺。杜凡當即向村里提出照顧老人的申請,之后每隔兩天就去照看一次老人飲食起居,自費為老人購買生活物品,幫助看病買藥、做家務、理發。馬明福得知此事后,從外地專門寄來感謝信,對杜凡致以謝意。
老人居住的危房是杜凡的一塊心病。在結束志愿者工作離開家鄉前夕,杜凡專程找到村干部商量老人住房修繕事宜,得到村里大力支持。目前,馬大培家的危房改造已納入當地扶貧安居工程計劃。
現在,杜凡與馬大培老人已建立了長期幫扶結對關系。“能夠解決老人的一些實際困難,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并肩作戰的“父子兵”
杜凡的父親杜克兵今年53歲,患有突發性全身肌無力疾病,去年先后三次住院,發病期間始終需要有人陪伴照顧。看到兒子奮戰在抗疫一線,每天忙來忙去,作為老黨員的杜克兵也自愿加入了志愿者隊伍。
考慮杜克兵的身體狀況,村里安排他作為流動巡防員,每天在村里巡邏防控。“我作為一名老黨員,雖然身體不太好,但是也應該向我兒子學習,盡我所能,為鄉親們做些事。”杜克兵質樸地說。
疫情防控期間,杜克兵和杜凡父子二人共勸返鄉親1000余人次,車輛2000余臺次。其中,也有一些對防控工作不理解的群眾,但他們總是以情勸之、以理曉之,贏得了鄉親們廣泛支持,未發生過一起矛盾糾紛。
大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村民學習杜克兵和杜凡主動沖鋒在家鄉防疫工作第一線的事跡。在他們的感召下,當地志愿者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志愿工作結束后,杜凡被鐘祥市評選為抗“疫”最美逆行者,荊門日報、鐘祥市電視臺等當地主流媒體相繼報道了他的事跡,所在鎮、村先后向杜凡所在單位發來感謝信和寫有“抗擊新冠逆行先鋒 大愛無疆扶貧濟困”的錦旗致以謝意。
平凡堅守中的“不平凡”
從基層中隊到大隊再到機關,一路走來,無論在何地何崗位,杜凡始終將“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干事”牢記在心,用平凡的堅守默默書寫著“不平凡”。在基層中隊,他是帶兵能手、訓練標兵、火場上的先鋒,其所在輪臺中隊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中隊”,個人榮獲嘉獎1次。
在防火崗位,他從當初的“門外漢”一路成長為支隊的業務能手、骨干力量,多次代表支隊參加總隊組織的社會單位“三化”對檢互查、防火監督比武。在輪臺縣消防大隊任防火參謀期間,其分管轄區位于化工園區,火災風險高,每逢生產旺季,除一日三餐外,他幾乎是守在園區為企業開展隱患排查、宣傳教育,所管轄區較大及以上火災事故連續3年保持“零發生”。
在機關辦公室,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加班加點是常態,妻子臨盆當晚,杜凡加班到凌晨六點,次日趕到遠在湖北的醫院時,孩子已經出生。2019年,其父親身患重病,因工作繁忙無法脫身的他,只得讓母親帶著父親從湖北輾轉來到新疆就醫。“組織把我放在這么重要的崗位,是對我的信任和肯定,再苦再累也值得,年輕人應該多接受歷練”,杜凡說。
在關鍵時刻敢于沖鋒,在平凡崗位默默奉獻,杜凡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消防事業的熱愛,這也是對初心使命的最好詮釋。(逯文軍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