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話應急】鄭鈜:加快設立應急管理一級學科
全國政協委員、西華大學副校長鄭鈜認為,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大力培養應急管理人才,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培養人才所依靠的學科建設是第一資源的原動力。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應急管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還存在很大的困難和障礙。
鄭鈜介紹,應急管理學科專業設置較為混雜。例如,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涉及應急管理的本科專業有7個,其中“應急技術與管理”屬于工學的“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應急管理”屬于管理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火災勘查”等屬于工學的“公安技術類”,“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屬于理學的“地球物理學類”。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最近印發的文件顯示,應急管理將作為管理學中公共管理的二級學科招收研究生。
“這就帶來一個顯著問題——公共管理這個一級學科在應急管理領域的專業基礎不強,對廣泛存在于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安技術等學科中的應急管理知識難以對接和容納,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滿足復雜嚴峻的應急管理實踐需求。”鄭鈜說。
“專業設置的混雜折射出應急管理學科建設目標不清晰。”鄭鈜表示,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雖然國內高校加快了對應急管理學院的建設步伐,但是依托的既有專業、學科、院系等各不相同。其中,依托管理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建設應急管理學院的高校較多,依托公共管理等學科建設的較少。
同時,各高校在應急管理學院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差異也較為明顯。這既不利于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學科,也難以培養出高質量、符合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受專業目錄和學科發展目標的限制,目前國內高校每年招收的應急管理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數量較為有限,每校每年僅招60人左右,每年全國畢業生人數僅400人左右,明顯難以滿足有關部門、企業和社會的需求。”鄭鈜說,應急管理專業學生數量明顯不足,人才供給存在較大缺口。
鄭鈜認為,隨著全社會對應急管理的內涵認識日益加深,對應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應當對應急管理學科進行科學定位。
鑒于應急管理涉及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具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等現有一級學科不能涵蓋的獨特研究對象、知識體系以及專業、技能、素質要求,鄭鈜建議,將“應急管理”作為“融合性的新興學科”,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的組成部分,列為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物流管理與工程、旅游管理等并列的一級學科。
同時,在應急管理一級學科之下,可考慮設置應急管理與技術、應急科學與工程、應急救援與指揮、應急信息安全與管理、應急法規與政策、應急產業管理等二級學科,探索建設完整的學科建設體系和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多領域專門知識和較系統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