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人民網]加強防災減災救災 助力脫貧攻堅應急人在行動

    [人民網]加強防災減災救災 助力脫貧攻堅應急人在行動

    www.waka8s.com時間:2020/5/18 16:23:35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這幾天最高氣溫超過了30攝氏度,森林火險等級高,必須要向老鄉們反復宣傳,千萬不能發生森林火災。”從“五一”假期的第一天起,楊秀清每天晚上都給石花村的老鄉們開“院壩會”,必講森林防火知識。

    楊秀清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兩年前被局里選派任塘壩鎮石花村第一駐村書記,今年又擔任該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沿河縣是銅仁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石花村屬于三類貧困村,是全縣最偏遠的村寨之一。

    如今,“楊秀清們”奔走在脫貧攻堅一線,各地應急管理部門都像沿河縣應急管理局這樣緊緊結合職責,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2019年10月,應急管理部牽頭,會同民政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助力脫貧攻堅的意見》,明確通過采取一系列政策、資金和資源支持措施,切實增強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災害風險防范和綜合應對能力,幫助受災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減少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確保受災害影響的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能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近年來,全國應急管理系統積極發揮綜合協調和專業監管優勢,全力支持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為人民群眾鋪就一條堅實的平安之路,切實防止因災致貧、因災返貧。

    強化精準救災

    為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兜底

    長期以來,自然災害多發成為導致許多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無法脫貧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作為“三區三州”的重點區域,甘肅省臨夏州發生暴雨洪澇災害,導致1.9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同程度受災,85戶家庭因災返貧致貧,“兩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農業種植、飲水均出現了困難,貧困村道路、水利、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

    2019年初,青海省玉樹州等地發生嚴重雪災,導致部分農牧民生活困難、大量牲畜因覓食困難死亡。

    2019年以來,四川長寧6.0級地震、甘肅夏河5.7級地震、西藏墨脫6.3級地震,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等地震地質災害相繼發生,給當地群眾脫貧帶來嚴峻挑戰。

    針對發生在青海、四川、廣西、山西、安徽、江西等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雪災、洪澇、地震以及旱災等嚴重災害,應急管理部及時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奔赴災區,會同財政部安排27.6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救助。

    同時,在安排2019年—2020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時,進一步加大對高寒寒冷地區、邊疆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相關省份的傾斜支持力度,安排涉及貧困地區的2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冬春資金超過50億元,其中“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涉及的6個省份超過17億元,切實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

    安徽省針對貧困地區特別是大別山等革命老區、沿淮行蓄洪區、皖北地區等深度貧困地區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適度降低應急預案中省級救災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去年夏季,該省皖南山區部分地區因受強降雨天氣影響,農作物被淹沒、房屋倒損,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持續做好過渡期救助,讓受災群眾能夠早日回家。

    強化精準防災減災

    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應急管理局的黨員干部來到東川區烏龍鎮馬店村和紅土地鎮倉房村,為村民送去應急包,了解貧困戶退出建檔立卡后是否存在返貧風險問題,幫助解決困難,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圍繞精準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系統聚焦加強災害事故風險防范和綜合應對能力方面,重點從提升災害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基層減災備災能力、加強防災減災科普宣教等方面,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傾斜力度支持。

    ——在加快推進西北、西南區域性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中,積極指導幫扶內蒙古、廣西、新疆等省份建立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將新疆、甘肅、西藏等省份部分民航運輸機場列為重點布局的應急救援航空場站。

    ——啟動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十四五”規劃編制,將中西部貧困地區應急救援能力“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作為重點建設任務加以部署。

    ——加強消防救援經費和裝備支持。安排1.8億元專項經費,為西藏、新疆等9省份消防救援隊伍配備地震救援和水域救援裝備;向西藏、新疆、青海等省份消防救援隊伍調撥4.5萬件套戰勤保障裝備物資,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重點傾斜。為中西部貧困地區配備搶險救援車輛138輛、供液消防車和戰勤保障車50輛;輕型衛星便攜站、應急通信便攜箱、定位搜救裝具等一批應急通信裝備被裝備到貧困地區。幫扶新疆、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落實訓練基地、消防隊站等55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支持貧困地區專業撲火隊伍建設,為疆區、藏區等貧困地區森林消防隊伍配備新型用車122輛、防滅火裝備18266件套。一批先進適用的地質災害專業救援裝備、抗洪搶險裝備投入備用。

    ——加強防災減災科普宣教,針對貧困地區火災防控特點,組織開展“打通生命通道”“火災隱患大家找”等主題宣傳活動;印發27萬冊《小學生消防安全讀本》,贈送給西部貧困地區小學;開放各地消防隊站供社會參觀,利用鄉村大喇叭、廣播等形式開展專項宣傳,增強貧困地區群眾防災減災和消防安全意識。

    ——支持貧困地區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研究修訂貧困地區示范縣創建標準和管理辦法,在全國13個首批創建試點單位中,有3個是國家級貧困縣。

    強化精準幫扶

    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3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宣布最后20個國家級貧困旗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這標志著內蒙古再無貧困旗縣。這其中就包括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參與幫扶的化德縣。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持續幫扶化德縣的國家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德善村,通過更新改造供水管網設施、建設安全飲水工程、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科普宣教等,幫助德善村告別了貧困。與內蒙古地震局相伴的是,近年來各省級地震機構均建立了定點幫扶工作機制,安排人員奔赴貧困地區駐點幫扶。

    四川省德陽市應急管理局聯系什邡市脫貧幫扶,針對該市鎣華鎮高橋村是“5·12”汶川地震重災區的實際,在幫扶中精準定位、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用水保障,實施干部結對幫扶、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幫扶、產業發展扶持幫扶等舉措,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

    今年以來,四川省南江縣應急管理局完善“黨建 安全監管 應急救援 脫貧攻堅”新機制,成立6個脫貧攻堅黨員志愿服務隊,著力解決幫扶村莊技術缺乏、交通困難、安全保障不足等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全國應急管理系統普遍建立了幫扶點,結合各自實際和優勢,加大幫扶力度、加強精準幫扶,派駐到村的扶貧工作隊、幫扶干部、志愿服務隊員撲在扶貧攻堅第一線,與廣大村民共謀發展,為貧困鄉村解決難題、提供支持,確保脫貧。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應急管理部門結合實際,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全力投入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幫助貧困地區抓好春耕生產,讓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車輪加快轉起來,盡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當前,作為脫貧攻堅的見證者、參與者、創造者,廣大應急人勇于擔當作為,以扎實的本職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努力以優異成績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歷史重任中,交出滿意答卷。(朱紫陽 賈振)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