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利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信息化平臺精準賦能 筑牢重大事故隱患“防火墻”
今年以來,天津市將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信息化平臺作為防范事故的重要抓手,構建“數據研判—精準防控—嚴格執法”三位一體治理體系,為安全生產監管決策、事故溯源導航定向。
挖掘數據內在規律。依托“全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信息系統”海量數據資源,科學設置重大事故隱患關鍵指標計算公式,核算生成部門檢查、企業自查、隱患整改、隱患類型、判定標準應用、動態清零趨勢等多維度數據圖表,結合人工比對研判,讓數據“開口說話”。今年以來,全市排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5327項,較上年同期645項大幅增長;部門每千次檢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數量從上年的10.7項提高至40.5項;企業自查占比從上年的53.68%提高至54.66%,屬地、行業部門和企業隱患排查等風險防控的主動性和專業性持續提升。
輔助事故防范溯源。建立“事故-隱患”關聯模型,將事故區域、行業領域與重大事故隱患各項指標融合分析,敏銳捕捉異常動向,溯源查找關鍵問題,及時生成預警提醒。今年以來,對工貿、危化、道路運輸、建筑施工、農業等9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事故-隱患”關聯性溯源,推動監管資源向高風險領域傾斜。
緊盯隱患督改閉環。建立重大事故隱患督改機制,每日篩查整改進度,對于臨期未整改的及時提醒警示,對于超期未整改的實行“10日督辦制”,對于拒不整改的約談屬地政府或行業部門負責同志;嚴格實行整改工作“五定”措施,即定預案、定責任、定資金、定時限、定措施,確保整改過程安全。今年以來,督改重大事故隱患5250項,整改率為98.55%,最大限度打通動態清零“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