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地積極開展冬春救助工作 保障受災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一團”,大寒節氣的第二天,河南迎來2022年第二場大范圍雨雪過程,預計將持續到28日。連日來,河南多地應急管理系統迅速召開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風險會商研判會議和開展冬春救助工作,全力防范應對此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強措施,保安全 以“集體會商”促精準預警
為有效做好低溫雨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開封、鶴壁、商丘、漯河、周口、駐馬店等地分別于近日召開了自然災害風險防范會商會議,對面臨的連續低溫雨雪天氣形勢進行了分析,對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了研判,對防范應對措施的制定落實進行了會商。要求全面評估雨雪冰凍災害對交通、電力、通訊、建設、農業等行業領域的潛在影響,以及對安全生產工作可能帶來的風險隱患;多渠道宣傳,強化預警提示,有效防范各類安全風險,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積極開展冬春救助 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天氣預報說后天要下雪,今天棉衣棉被就送來了,太及時了!”1月19日,鞏義市米河鎮受災困難群眾在接收當地應急局發放的防寒衣、棉被時說道。據悉,為扎實做好災后救助工作,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鞏義市應急管理局爭取上級支持,分別于12月2日,鄭州市應急局調撥棉衣250件、棉被200床、防寒服400件、毛毯400條;12月22日,鄭州市應急局調撥雅迪電動車138輛;1月12日,鄭州市應急局調撥棉被400條、毛毯200條、防寒衣60件。
不僅如此,鞏義市應急管理局還詳細了解受災及困難群眾家庭情況、困難和需要,結合救災款物總量、受災困難程度、需救助人數等因素,實施分類救助。
“為全力保障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我們按照‘分類救助、重點救助’的原則,實施‘精準救助’,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據宜陽縣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該局2021—2022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正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已為全縣15個受災鄉鎮共發放棉被2000條、大米2300袋、食用油2300壺。
“此次雨雪持續時間長,對受災群眾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我們正在分批次、分類別將冬春救助物資快速發放至各鄉鎮。”據新安縣應急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使受災群眾溫暖過冬,該局提前謀劃、積極籌備,制定救助物資發放方案,將救助物資直接運送至各鄉鎮,并督促各鄉鎮嚴格按照方案第一時間將救助物資發放到群眾手中。截至1月20日,新安縣應急管理局共發放大米、面粉、食用油、棉衣、棉被、棉靴等價值261萬元的救助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