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深化標本兼治 提升本質安全 以高水平安全成效服務現代化河南高質量發展
1月11日,河南省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回顧2021年工作,分析當前安全形勢,安排部署2022年應急管理重點任務,號召全省應急管理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應急管理部決策部署,深化標本兼治,提升本質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成效服務現代化河南高質量發展。會議由省應急廳副廳長孟慶勇主持,廳黨委書記、廳長吳忠華作工作報告,開封市、洛陽市、濮陽市、商丘永城市、三門峽靈寶市應急管理局和省應急管理科學技術研究院作典型發言。
會議指出,2021年,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奮力抗擊7月份暴雨洪水,全力保障黃河秋汛安瀾,扎實開展災后重建和救災救助,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統籌抓好森林防滅火和地震地質災害應對,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干部隊伍戰斗力,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大事故起數分別下降6.5%、8.1%、18.5%,濮陽、南陽、信陽、漯河等省轄市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開封市實現工礦商貿行業領域零事故。全省2020-2021年度森林防火緊要期全省起數和受害森林面積同比分別降低70%和68.5%,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事故。
會議要求,要清醒認識到省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刻汲取“7·20”特大暴雨等災害事故暴露出的問題和短板,認真總結經驗,把教訓變教材、把教材變方案、把方案變行動,正視問題、堅定信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為民情懷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抓好“三年整治”和“三年提升”收官,下大氣力抓好應急管理各項工作。
會議強調,202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應急管理部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安全生產防控、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體系能力建設,著力化解存量風險、遏制增量風險、防范變量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和群死群傷自然災害,為推進“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實現“兩個確保”創造良好安全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議要求,要守牢底線,防控重大安全風險展現新作為。一要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壓實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部門“三管三必須”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第四階段鞏固提升工作,嚴格監管執法,強化行刑銜接;持續抓好危化品、非煤礦山、高危工貿等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協調指導道路交通運輸、城鄉建設和市政作業、消防、煤礦、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管控,開展重點時段明查暗訪。二要防范化解城鎮洪澇災害風險。細化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完善應急預案,強化培訓演練,對“7·20”級別的歷史極值降雨進行全面復盤模擬推演,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工程開工建設,協同做好倒損房屋統計認定和建設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早日入住安全幸福家園。三要防范化解山洪地質災害風險。依托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全面排查災害風險點,加強日常動態監測,及時排查整治隱患,規范預警信息發布,加強短臨預報,及時會商研判,提前組織避險轉移,全力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發生。四要防范化解森林火災風險。建立完善火災信息處置、應急聯動、物資保障、調查評估等工作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提高應急保障和協同能力。謀劃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項目,及時儲備應急物資,建強森林防滅火專業隊伍,加強實戰演練,壓實壓細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經營單位主體責任。五要防范化解新業態安全風險。持續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針對新能源汽車、民宿、劇本殺、玻璃棧道、網紅吊橋等新業態新領域安全風險,探索建立普查數據常態更新工作機制,健全多部門、多領域和專家參與的綜合風險會商研判機制,明確新業態行業監管部門,明晰監管責任,開展常態化監督管理。
會議要求,要補短強弱,實現應急體系能力建設新突破。一要提升指揮調度應急處置能力。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行業監管、社會協同”的應急指揮體系,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鄉鎮(街道)“1+4”體系和村(社區)“1+3”體系建設;壓實屬地行政首長負責,明確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協調優勢和各成員單位專業優勢;加強應急聯動,經常性開展桌面推演和實戰演練,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二要提升災害事故防范應對能力。深入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建立健全防范化解災害事故風險長效機制。加快建設全省災害風險綜合監測預警系統,推進“天眼+應急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體系、管理平臺和應用系統建設,協同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和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強化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三要提升救援隊伍裝備實戰能力。加快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推進骨干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開展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力量聯演聯訓,加強職能部門之間、軍地之間、上下級之間深度融合,備足配齊應急物資裝備,切實提升裝備保障能力。四要提升企業(單位)應急能力。抓好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培訓教育,嚴格落實主要負責人應急管理第一責任制度,強化應急演練和企業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堅持科學施救,堅決避免在救援中造成二次事故。五要提升全民安全應急能力。加強社會公益宣傳,推動應急安全宣傳“五進”,增強全民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業務知識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培訓,規范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全面提升從業人員應急安全素質。
會議強調,要政治引領,塑造新時代應急管理人新形象。一要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應急部工作要求上來,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訓詞精神培根鑄魂,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干部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建設爭先出彩的模范機關,全面防范化解應急管理領域意識形態風險,統籌抓好疫情防控、鄉村振興、保密、法治政府建設、精神文明創建、平安建設等工作。二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把牢政治方向,嚴肅政治紀律,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保持反腐高壓態勢,經常性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全面排查防控廉政“風險隱患”,持續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著力營造應急管理系統激濁揚清、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三要錘煉務實過硬作風。要加強調研、躬身入局,深入基層一線,找準難點堵點,研究改進措施,圍繞困擾本地應急管理發展的關鍵問題,實施專班化、課題化推進機制,集中力量攻難點、打痛點。要雷厲風行、擔當作為,善于思考謀劃,勇于擔當作為,強化督查督辦,堅持鐵規、鐵面、鐵腕、鐵心、鐵痕“五鐵”標準,以省委“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提升抓落實的能力,錘煉抓落實的作風。要正向激勵、營造氛圍,大力選拔任用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實、成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年輕干部,不斷激發干部隊伍內生動力。
該省應急管理廳在鄭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廳正處級領導干部在省應急廳主會場參會,其他處級以上干部和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中層以上負責人在各地分會場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