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員合一”減輕基層負擔 社區網格員助力防災減災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近日,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財政局、水務局、地震局、氣象局共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天津市災害信息員隊伍的實施意見》,明確天津市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天津市災害信息員隊伍高質量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災害信息員是應急管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全國災情報告系統的重要力量,對應急管理決策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實施意見》對打造高質量災害信息員隊伍,開創多部門聯合推動工作新局面,推進“平安天津”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以實現災情信息及時準確傳遞為目標,整合業務資源,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推動全科自然災害“多員合一”,切實為基層減輕負擔,著力打造一支覆蓋全面、一專多能、穩定可靠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具有鮮明的“天津特色”。
明確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責任主體,進一步壓實基層災情管理責任。《實施意見》指出,各區應急管理局承擔救災和物資保障業務的科室和街(鎮)公共管理辦公室,分別負責本級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及災情管理工作。
對人員配置提出更高要求,確保在極端情況下人員能夠迅速到崗到位。市級災害信息員由市應急管理局救災保障處和應急管理事務中心相關人員共同承擔。區級災害信息員不得少于3人,街(鎮)災害信息員不得少于2人,行政村(社區)災害信息員在目前1人基礎上設置AB崗。
積極推進災害風險隱患報送工作,注重提高災害信息員日常主動發現災害隱患能力。一旦發現緊急征兆,災害信息員能夠立即向街鎮公共安全辦公室報告情況,并協助街鎮組織人員避災避險,然后視情設置安全警示、路障等,并通過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系統上傳文字、圖片、語音、微視頻等信息。
率先創建全科自然災害“多員合一”工作模式。基于為基層減輕負擔的原則,實現應急管理部門災害信息員、地震部門地震速報員、氣象部門氣象信息員、水務部門水務信息員職能“多員合一”。同時,建立應急、氣象、地震、水務部門間災情信息橫向共享渠道,有效避免數據在基層多頭報送情形,精簡工作流程。
拓展網格化服務管理職能,注重發揮全市4.8萬名基層網格員在自然災害主動發現災情的作用,實現了關口前移。有效落實“九全”網格化工作模式,發揮“1+N”網格力量優勢,基層網格員承擔隱患排查、預警信息傳遞、災后救助、科普宣傳等災害防治工作,達到“一員多能”的目的。尤其是在自然災害發生后,出現人員傷亡、緊急轉移安置和重大財產損失等情況,網格員要迅速統計災害損失情況,并運用“津治通”平臺快速報送。
支持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聯合社會組織、志愿者加入災害信息員隊伍等形式給予政策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防災減災救災類社會組織參與公益創投項目;降低登記準入門檻,大力培育防災減災類社區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