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全力做好“煙花”臺風和強降雨防范工作
根據氣象部門報告,臺風“煙花”云系從7月29日0時開始影響天津,29日白天到夜間天津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市降水區平均降水量為106.9毫米,最大降水量為194.0毫米,出現在河北區容和里,最大小時降水量為32.6毫米,出現在薊州區黃崖關。
7月29日晚,天津市防指副總指揮、副市長李樹起在市防辦視頻調度應急、水務、氣象和各區防指,進一步安排部署臺風“煙花”防范工作,并提出四條要求。繼續加強值班值守,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保持通訊網絡暢通,隨時報告工作情況。強化科學研判,密切多部門聯合會商,滾動實時分析“煙花”發展趨勢,精準落實防范措施。科學調度閘站水位,搶排城區積水,沿海閘泵全力提啟,加快雨瀝水下泄。大清河等水位偏高河道、薊州山區山洪泥石流隱患點位加大巡堤排險力度,及時處置險情,轉移避險受威脅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市防辦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晝夜堅守崗位,一區一策調度防汛防臺風措施落實到位。針對上游泄水匯入該市大清河、中亭河,河道水位持續上漲等情況,組織沿線武清、西青、靜海、濱海新區等區加強巡堤查險,薄弱堤段預置搶險隊伍、物料,隨時做好防搶準備;駐津部隊、民兵、消防、專業、企業等先期8000余人搶險隊伍全部集結,嚴陣以待,一旦出現險情災情,隨時投入戰斗;提前在重點防汛倉庫安排調運車輛24小時值守,確保第一時間調運到位;市水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共派出9個工作組赴薊州等重點區檢查指導河道巡堤查險、城區排水、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防范和人員避險轉移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分兵把守,一線檢查推動各項防汛措施落實。水務、氣象、自然資源等部門強化聯合會商,滾動研判風情、雨情、水情、潮情發展趨勢,全方位、多平臺發布預警和提示信息。市水務局、市防辦、電力公司聯合作業,7月29日連夜在獨流減河濱海新區段擴挖60米寬3米深的導流明渠,加快上游大清河及獨流減河洪水下泄。各級防汛部門共派出檢查組1331個、8903人次,排查消除山洪災害易發區、行洪河道、軌道交通、在建工地、老舊危陋房屋、地道涵洞等重點部位隱患。全市在險工險段、積水地點等薄弱環節布防隊伍59221人、車輛991臺、設備933臺套和編織袋14.29萬條,全力排查險情、搶排積水,轉移安置人員,確保防汛安全。薊州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大喇叭、銅鑼、手搖報警器等傳統方式和微博微信、新媒體等手段,全網全媒體滾動發布災害預警信息和防范避險提示。全區14支搶險隊伍和28支鄉鎮應急隊伍共41251人已做好前置準備,應急裝備、物資已全部預置重點部位。
隨著臺風減弱,天津地區風力減小,氣象臺于7月30日7時2分解除臺風藍色預警信號。根據天氣預報,全市各級各部門將密切關注汛情變化,保持戒備狀態,持續做好各項防范工作,全力維護人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