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宣教動態 > 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吸取血的教訓 力推脫胎換骨

    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吸取血的教訓 力推脫胎換骨

    www.waka8s.com時間:2013/5/7 9:27:46來源: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 次瀏覽

      【編者按】

      4月24日,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主持召開煤礦生產安全座談會,強調深刻吸取血的教訓,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研究并加快推進治本之策,對全省煤炭行業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

      本報現予以摘發,標題為編者所加,內容略有刪節。

     

      4月20日13時26分,吉林省和龍市慶興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18人死亡,12人受傷。我和有關同志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查處理事故,并就如何吸取血的教訓、做好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專門進行了調查研究。我們先后在和龍、琿春、蛟河、舒蘭查看礦井,了解情況,多次召開座談會。

      其間,我們反復學習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同時,我認真學習了國務院、國家安監總局頒發的有關文件、命令和相關資料,加上聽取各方意見,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在此,我想講五點意見,或者說是“五個必須”。

      必須深刻反思為什么

      接二連三發生瓦斯爆炸事故

      在短短23天的時間里,造成103人死傷。我們深感悲痛,深感愧對死傷的礦工弟兄,深感愧對死傷礦工家屬,深感愧對全省人民,也深感壓力巨大、責任重大。我們必須深刻反思這樣沉痛的血的教訓,這是防止悲劇再次發生的基本前提。

      3月29日至4月1日的4天時間里,吉林省八寶煤礦發生“兩爆一瞞”瓦斯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其中瞞報7人,20人受傷。就在全省煤礦停產整頓、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深入調查期間,和龍慶興煤礦又發生“4?20”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8人死亡,12人受傷。在短短23天的時間里,造成103人死傷。我們深感悲痛,深感愧對死傷的礦工弟兄,深感愧對死傷礦工家屬,深感愧對全省人民,也深感壓力巨大、責任重大。我們必須深刻反思這樣沉痛的血的教訓,這是防止悲劇再次發生的基本前提。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至少有八條:

      第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起來。這是三起事故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沒有真正堅持以人為本,重生產、重效益、輕生命,真正成了要設備不要命,要煤不要命。

      第二,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沒有落實到位。對安全生產喊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并沒有真正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所以才接二連三出現事故。

      第三,領導違規指揮、違章操作。三起事故都是領導錯誤決策,不講科學、不守規程造成的。不是天災,是人禍、是犯罪。可以說,領導干部違規決策就是礦工生命安全的最大殺手。

      第四,對停產整頓停而不整、走過場。就在停產整頓期間,和龍慶興煤業的松下坪礦4月8日還在生產。我看到當天的生產記錄:16時到24時,有20人在井下,其中8個采煤工;從0時到8時,有32人在井下,其中13個采煤工。這樣的停產整頓是假停產、不整頓,所以才會在全省停產整頓期間,又發生了“4?20”事故。

      第五,監管不到位。“4?20”事故的發生就充分暴露了這方面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存在諸多隱患的煤礦,竟然在一天之內就順利通過了各項復工驗收,局長、主管副市長分別簽字,這就是監管不負責任。

      第六,人才匱乏。管理人才缺乏。一些煤礦負責人不懂業務、不懂政策、不懂管理,甚至一問三不知。專業人才缺乏。按照國家要求,煤礦企業必須配備相關礦建、通風、水文地質、測量、機電等專業技術人才,但一些企業配備不足,有的根本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有的企業為了通過驗收、拿到證件,采取冒名頂替、借用資質證書的方法獲得相關許可證。監管人才缺乏。以延邊州為例,全州安監系統共有264人,其中有編制的244人,專業人員只有28人,且人員青黃不接、老化嚴重。整個煤炭生產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明顯不高,應該說是很低,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的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領工資畫代號、按手印。

      第七,責任追究力度不夠,沒有起到應有的警醒和震懾作用。我們必須從這三起事故中警醒起來,不能讓礦工的血白流,要嚴查嚴處。我們追究責任,還要研究變事后追究為事前追究,真正實現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于事有補。

      第八,作風漂浮,工作不落實。工作要做好,關鍵在作風,核心在落實。現在很多事情不是沒有部署,不是沒有措施,也不是沒有政策,問題的癥結就是不落實。有的是不想抓落實,做表面文章,擺花架子,工作不認真,不務實;有的是不會抓落實,面對實際工作,特別是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的時候,束手無策,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的是不敢抓落實,因為抓落實就要觸及矛盾和問題,甚至惹麻煩,習慣于做老好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缺乏敢于負責、敢于較真、敢于擔當、大膽推進工作的魄力和勇氣。

      現在,我們一些干部可以說當官當得挺容易、也挺舒服,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批示貫徹批示,以為開會了、講話了就是重視了,文件轉發了就是完成任務了,就沒有責任了。省委書記、省長講完了,副省級干部再講,市州領導再講,縣里領導再講,層層講,誰去把這些要求一項一項落到實處?怎么落實?比如,“3?29”事故后,我在現場講了七條意見,其中就包括不能再有人下井。結果層層都講不能下井,但沒有人落實確保不下井的措施,結果又出了“4?1”事故,抗令不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從上到下,一級說給一級、一級批給一級,沒有真正落實。

      還有,我們的文件也是層層發、層層轉,有多少真正落實了?我在延邊調研時了解到,去年延邊州安監局共收到上級文件180件、下發文件232件,收發文件一共412件,平均每天收發文件1.13件。對這些文件認真抓落實了嗎?我們有的干部對工作沒有事業心,沒有責任感,甚至對省委、省政府三令五申、耳提面命的事情也置若罔聞、無動于衷。對這樣不負責任、不干事的干部不能用。

      必須真正抓好

      當前全省煤礦停產整頓

      我們下這么大的決心,對全省煤礦停產整頓,每天僅不出煤的損失就5000多萬元,10天就是5億元。為什么?就是為了排查隱患、認真整改,堅決防止再發生重特大人身傷亡事故。

      出了事故停產整頓,國家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我們這兩次停產整頓,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都作出了明確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此,我想再強調幾點:

      一、要確保真停、真查、真整、真改,絕不能走過場。我們下這么大的決心,對全省煤礦停產整頓,每天僅不出煤的損失就5000多萬元,10天就是5億元。為什么?就是為了排查隱患、認真整改,堅決防止再發生重特大人身傷亡事故。“3?29”、“4?1”事故發生后,之所以又出現“4?20”事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整改走過場,沒有真停、真查、真整、真改,甚至和龍市有的煤礦在停產整頓期間仍然違規下井生產。當前,我們要逐井檢查,絕不允許任何一個礦井再走過場。

      二、要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八寶煤礦不是小煤礦,是國有大礦,投資近18億元,設備水平在全國也是一流的。之所以連續出現兩次事故,根本問題就是沒有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礦領導重生產、重資產、輕生命。3月28日發生一次爆炸,3月29日白天又發生兩次爆炸,都沒有逐級上報,而是擅自決定冒險下井打密閉,下井的時機和打密閉的地點、方式、數量都不科學,所以導致慘劇發生。“4?1”事故的性質就更加嚴重,不顧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安監總局不準下井的指令,礦領導擅自決定讓礦工冒險下井,再釀悲劇。在調研中,我問舒蘭二礦礦長存在什么隱患時,他講了八條,仍然沒有講到思想理念上存在問題,更多的是考慮停產損失帶來的問題,這使我深深感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還是樹得不牢。

      三、要真正嚴格落實國家的規定要求。2007年,國家安監總局16號令有32條,對停產整頓、隱患排查、分類驗收都規定得十分清楚。今年2月21日,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又下發了保護礦工生命安全的七條規定和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辦法以及基本要求。七條規定是依法作出的硬性規定,是血的教訓的總結。只要這七條規定做到了,就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沒有做到,出了問題就必須依法嚴處。我們要進一步明確隱患排查的要求、整頓的標準。在檢查驗收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國務院安委會2013年6號文件的要求組織檢查驗收,一定要有相關縣(市)級和市(州)級政府主要領導審批。

      四、要強化領導責任,特別是企業的主體責任。企業的問題、主體的問題不解決,我們就是24小時看著,也難以避免發生事故。各主管部門、各級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都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務必盡職盡責。

      五、要重視科學穩妥處理好停產整頓期間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調研中,我感到這件事情確實不可忽視。這里存在幾種情況:停產以后,為防止瓦斯積聚,礦井必須正常通風,但在綜采面不工作的狀態下,采空區形成高溫,煤炭硫化后自然發火,再不斷通風等于供氧,火勢就會越來越大;地處軟巖或是流沙層的礦井,地面壓力導致綜采架下沉;在地上壓力作用下,巷道的底鼓形成頂板壓力加大,造成巷道破損;密閉墻被破壞,會導致瓦斯滲漏,一旦遇到通風供氧,老塘區就會形成新的高溫火點,會引發新的爆炸……不只是這些方面,還有其他停產以后帶來的相關問題。我們要重視,要實事求是,要科學積極穩妥處置,而且要及時向國家安監總局請示報告。

      必須對全省煤炭行業

      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

      今后全省所有煤礦不改造、隱患不排除,就不能生產。換句話說,我們不能要帶血的煤炭。煤炭行業專業性強、安全風險大,不是誰有錢就可以進入的,必須從礦權審批抓起,嚴格把好準入關,要設置規模、技術、安全條件等門檻,今后不再審批小煤礦。

      吉林省的省情和煤炭行業的情況有三個突出特點,或者說是“三大困擾”:一是煤炭短缺的困擾,二是煤礦生產事故多發的困擾,三是小煤礦過多的困擾。通過調研,我深深感到這些問題很突出。特別是連續發生的三起事故,讓我們痛定思痛,必須痛下決心,對全省煤炭行業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

      一、全省所有煤礦都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規定。國家煤監局今年1月23日印發的《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辦法》和《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辦法》,規定得非常詳盡。這兩個辦法和國家煤監局2004年頒發的辦法相比,又有新的內容和新的要求,增加了六大系統建設,明確提出淘汰落后產煤工藝及其設備、安全管理、地面設施、專業技術人員配置等方面要求。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煤礦存在巷道普遍需要改造、運輸系統軌型老舊需要更新、礦井供電系統不符合雙回路規定、防護設施不健全、采掘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如果一系列改造達到標準要求,小煤礦有資金嗎?有人才嗎?有儲量嗎?如果不改造,就可能再發生“4?20”事故!這些問題我們不研究解決,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出事是必然的。所以說,今后全省所有煤礦不改造、隱患不排除,就不能生產。換句話說,我們不能要帶血的煤炭。煤炭行業專業性強、安全風險大,不是誰有錢就可以進入的,必須從礦權審批抓起,嚴格把好準入關,要設置規模、技術、安全條件等門檻,今后不再審批小煤礦。各級領導、各相關部門都要認真研究措施,解決好按要求落實國家安全標準問題,這就是對人民生命安全負責。

      二、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積極穩妥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吉林省煤礦設計生產能力6679萬噸,其中30萬噸/年以上能力5120萬噸,占全省的76.7%,其余23.3%。也就是說,全省176個小煤礦產能只占23.3%、1500萬噸。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把小煤礦都關掉,要采取扶大帶小的辦法,對全省煤礦企業實行戰略性兼并重組。在這方面,國家有明確要求。2010年10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若干意見》,國家鼓勵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兼并重組,主要目標就是全國小煤礦數量明顯減少,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企業集團,煤礦企業年均產能提高到80萬噸以上,這是國家的明文規定。為了促進這項工作,國家發改委2011年2月24日專門下發了落實這個意見的分工方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省政府辦公廳2012年11月轉發了省發改委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13年底,力爭將全省煤礦企業數量控制在60個以內,兼并重組后企業規模不低于30萬噸。這件事難度非常大,這次連續發生三起事故,更加堅定了我們按照國家要求,加大力度,強化措施,積極穩妥,加快全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決心。省政府要進一步細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推進。

      三、要切實加強企業管理。對全省煤炭行業進行脫胎換骨改造,也要體現在企業管理上有質的飛躍。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我們要下大決心,采取行之有效的強有力措施,加強企業管理,加強行業監管。目前,吉林省煤炭行業監管體制、機制還有不順之處,職能、職責也有交叉,需要進一步理順。

      四、要強化人才支撐。煤炭是高危行業,吉林省每天在地下從事煤炭生產的有5萬人左右。就在這個人命關天的危險領域,人才卻十分匱乏。實踐證明,人才不僅是興業興省的關鍵,也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關鍵。調研中,我去過的煤礦中有的竟然連地質水文專業人才都沒有。煤炭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組織、人事、教育等各相關部門都要認真研究,解決在人才支撐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五、要努力實現瓦斯開發利用的新突破。吉林省是高瓦斯地區。瓦斯也就是煤層氣,具有兩面性,它既是煤炭安全生產的心腹大患,又是寶貴資源。全省煤層氣資源保有量是295.2億立方米,2011年全省抽采率只有4.3%。按照國家要求是先抽后采、抽采達標、以風定產,現在有幾家煤礦做到了?我國煤層氣儲量在世界排在第三位,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就是變廢為寶、變害為寶,一舉多得。我們要采取措施,力求在煤層氣的開發利用上實現新的突破。

      必須舉一反三

      全面做好各領域安全工作

      各地、各部門要借鑒這次煤炭行業停產整頓確定的思路、原則、方法、措施等,結合各行業安全生產的規律性特點和相關標準要求,認真組織安排好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要把這次全省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作為結構調整、淘汰落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出實招、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治標,更要治本。

      這次發生的三起事故,教訓極為慘痛。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他領域的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吉林省除了210個煤礦外,非煤礦山還有710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201家,經營企業844家。此外,道路交通、消防、天然氣等方面事故頻發,隱患和風險不能低估。

      今年第一季度,雖然全省各類事故的起數和死亡人數下降,但總量依然較大,這說明我省仍然處于事故易發多發期,重特大事故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還在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在抓好煤礦停產整頓的同時,針對事故易發多發領域和季節特點,切實抓好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工商貿、學校等各個領域和行業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整頓。

      各地、各部門要借鑒這次煤炭行業停產整頓確定的思路、原則、方法、措施等,結合各行業安全生產的規律性特點和相關標準要求,認真組織安排好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要把這次全省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作為結構調整、淘汰落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出實招、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治標,更要治本。

      各級組織、紀檢、監察等部門,要加強對全省各級干部、公職人員抓落實、履職盡責情況的督查、檢查和評價,確保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實到位,政令暢通,執行有效。執法部門要認真研究,深入進行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出了問題要嚴查、嚴處、嚴懲。

      必須切實轉變作風

      狠抓工作落實

      抓落實,不僅是一種政治素質、一種思想境界,更是一種領導責任,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和水平。每一名領導干部都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崗位首先賦予的是責任。我們人人都要進一步樹立責任心,事事都要有責任制。

      通過這三起事故血的教訓,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全省上下在落實上確實存在突出問題、嚴重問題。對這一點我們必須警醒起來,必須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真正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解決好工作不落實的問題。

      抓落實,不僅是一種政治素質、一種思想境界,更是一種領導責任,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和水平。每一名領導干部都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崗位首先賦予的是責任。我們人人都要進一步樹立責任心,事事都要有責任制。對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做不到這一點,就愧對組織、愧對人民。

      吉林省委、省政府下決心,要持續不斷地加大力度,解決好這個問題。對那些不作為、無所事事、不負責任的干部要嚴查嚴處,請組織、紀檢、監察等部門以及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把抓落實問題重視起來。

      我們將結合中央即將開展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研究制定我們解決不落實問題的具體措施和辦法,而且要在實踐中持續不斷地解決好這個重大問題。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