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新法速遞 > 黑龍江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條例(修改)

    黑龍江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條例(修改)

    www.waka8s.com時間:2015/5/19 18:59:14來源: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 次瀏覽

    黑龍江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條例

      (2012年8月24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5年4月17日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關于廢止和修改<黑龍江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等五十部

      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維護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安裝、驗收、使用、運營服務等活動及其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是運用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等技術手段,預防、制止違法犯罪和治安事故,維護公共安全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是用于防入侵、防盜竊、防搶劫、防破壞、防爆安全檢查等領域并列入國家《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目錄》的特種器材或者設備。

      本條例所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是以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為目的,運用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和其他相關產品所構成的入侵報警系統、視頻和音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防爆安全檢查系統等,或者以這些系統為子系統組合、集成的系統或者網絡。

      第四條 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應當遵循合法、公開、規范、適當的原則。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或者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目標考核體系,保障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工作所需經費。

      第六條 公安機關是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工作的規劃、指導、管理和監督。

      發展和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質量技術監督、通信管理、教育、金融監管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工作。

      第七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在公安機關指導下, 做好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工作。

      安全技術防范行業組織應當依法開展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咨詢和評價服務等活動。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宣傳普及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知識,增強全社會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識,鼓勵推廣使用科學管理方法和先進技術裝備。

      第二章 安全技術防范產品

      第九條 實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和安全認證制度的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

      對未納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或者安全認證制度管理的安全技術防范產品,依法實行生產登記制度。

      第十條 企業申請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生產登記,應當向省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請。省級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對審查合格的發放生產登記批準書;審查不合格的作出不予批準決定,通知申請人并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一條 企業申請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生產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生產登記申請書;

      (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技術人員職稱證明;

      (三)符合相應要求的產品生產標準、使用說明書;

      (四)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產品檢驗報告或者鑒定證明。

      第十二條 銷售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下列材料,到銷售地市級以上公安機關備案:

      (一)營業執照;

      (二)銷售的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目錄及售后服務承諾;

      (三)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書或者安全認證證書或者生產登記批準書;

      (四)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第三章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第十三條 廣場、公園、城市主要道路、軌道交通、城市地下通道、過街天橋、隧道、大型橋梁、高速公路等社會公共區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場所和部位應當安裝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或者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出其他應當安裝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或者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單位和場所,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四條 城市主要道路、廣場、政府舉辦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等社會公共區域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建設。其他單位或者場所重要部位和交通工具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由所屬單位或者責任單位負責建設。

      社會公共區域的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出,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社會公共區域安裝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和系統,確需安裝的,應當向所在地公安機關申請批準。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合法安裝。

      第十五條 賓館客房和公共宿舍、浴室、更衣室、衛生間等涉及他人隱私的場所禁止安裝視頻和音頻監控系統。

      第十六條 在公共場所安裝具有視頻監控功能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應當設置明顯標識。

      第十七條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安裝、驗收,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

      需要安裝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將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與建設項目綜合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第十八條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中使用的產品,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者企業標準。

      第十九條 社會公共區域和國家規定應當通過方案論證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方案,應當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審核。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竣工后,應當由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驗檢測,建設單位或者責任單位應當會同公安機關共同組織竣工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擅自投入使用。

      第二十條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安裝、使用、運營服務單位應當妥善保管相關圖紙和其他信息資料,建立資料檔案,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業務培訓。

      第二十一條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運營服務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運營服務管理制度,規范系統操作規程,制定相關應急預案,保證系統安全有效。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運營單位接到報警信息應當予以復核,確認為警情的,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公安機關。

      第二十二條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使用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制定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使用、保養、維護、更新制度;

      (二)確定專門人員使用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三)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和治安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四)保障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正常運行。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公共安全的需要,可以對轄區內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進行整合,相關部門、單位和組織應當予以配合。

      除涉密單位外,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監控報警平臺應當留有與當地公安機關聯網的接口,確因公共安全需要時,應當與公安機關聯網。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