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基本知識 > 安全自律的含義

    安全自律的含義

    www.waka8s.com時間:2012/6/29 17:11:50來源:辦公室 次瀏覽

      所謂自律就是個體對外在的社會規范和行為準則進行學習領會后,內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從而做到自覺認同和遵守社會規范的行為準則。它是內心信念和外在行為相一致的道德范疇。

      有如下幾層含義:第一,自律總是與自由和理性聯系在一起的,即要在道德領域體現出人格尊嚴和道德覺解,而不是被內在本能和外在必然性所決定。第二,自律是指自作主張、自我約束、自我控制,這種狀態必然要通過對外在規范的同化才能達到。這就說明,自律有兩類,一是有自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追求,這是一個人能夠自覺接受社會道德規范的約束,限制任性的一個基本條件;二是接受了道德規范的制約并使得自己的心靈與之相融合,從而去除了道德規范的外在性,而轉變為自我的生命形式。很顯然“自律”與“他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個體的精神來說,不規就無以貞定,不范就無以成型。這充分說明了道德規范的先在性、外在性以及某種強制性,也即它的他律特征。個體只有接受這種道德規范的約束,才能成為為社會所認可和接受的人。很顯然,道德上的自律要以這種他律為前提和內容。對個體而言,能夠自覺接受他律,就是具有某種自律的表現。

      從自律的形成機制看,一方面源于個體自覺的規范認同和遵守;另一方面自律與他律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自律往往又是在積極他律的基礎上轉化而來的。

      安全自律是一般的道德自律概念在安全生產領域的具體化,自律與安全自律的關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所謂安全自律,就是從事安全生產的個體在學習領會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的基礎上,使之內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并能夠外化為具體的安全生產行為的主觀意識。它可以由個體自覺的學習和認知實現,也可以通過積極的他律轉化而成。

      在一般的生產領域中,從事生產的每一個個體需要遵守生產規范,需要按照操作規程辦事,也只有這樣,生產才能得以進行。對于安全生產而言,尤為如此。無論是煤礦、非煤礦山,還是建筑、交通運輸,各項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準則規范,都立足于行業特點,從維護生產的順利進行和從業人員的身心健康出發,在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它需要每一個生產個體去維護和遵守。否則,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準則規范或人們對其只是見而不執行,則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同樣不可避免。很顯然人的因素在安全生產中所處的地位是最主要的,也正因如此,在當代安全管理界提出了“人本安全”和“本質安全”的理念。雖然通過他律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使人們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目的,但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安全自律意識的形成來保障其得到踐行。只要每一個生產個體形成安全自律意識,他就不僅會自覺地學習和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而且還會對其他個體的不安全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很顯然,安全自律是安全生產意識的基礎,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

      (備注:摘自《安全文化知識讀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政策法規司組織編寫,煤炭工業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