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山東:奮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山東:奮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www.waka8s.com時間:2023/2/28 9:40:54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奮力以新安全格局

    保障新發展格局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 江山


    ●深入摸排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找準癥結和根由,集中力量和資源攻堅,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

    ●深入開展制度措施落實專項提升行動,牢固樹立“制度不落實就是重大隱患”的理念,強化執法檢查、督導檢查、事故調查和考核獎懲,推動“八抓20條”等制度措施落地見效

    ●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倒逼各級各部門和企業落實責任。聚焦重點任務、突出問題、關鍵時期,開展明查暗訪、督導巡查、聯合執法,傳導壓力,打通工作落實“最后一公里”

    ●強化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健全鄉鎮(街道)應急指揮機制,每個鄉鎮(街道)建立不少于30人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應急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山東省應急管理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應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錨定“三個減少”“三個不發生”工作目標(減少一般和較大事故、森林火災數量、自然災害損失;不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洪澇災害群死群傷事件、森林火災撲救人員群死群傷事件),堅持預防為主、問題導向、守正創新、科技賦能、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奮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創造良好安全環境。

    重點把握“五個堅持”,守正創新開展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更加注重風險治理。強化風險隱患研判預報,加快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及時預報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演變趨勢。強化災害事故預警防范,提高短臨預警、區域預警的精準性,健全極端惡劣天氣“熔斷”機制。強化風險隱患排查管控,實行清單式管理、閉環化管控。注重發揮群眾監督作用,發揮好安全生產有獎舉報公告牌、“吹哨人”等制度優勢。堅持問題導向,更加注重攻堅克難。深入摸排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找準癥結和根由,集中力量和資源攻堅,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堅持守正創新,更加注重實際實效。深入開展制度措施落實專項提升行動,牢固樹立“制度不落實就是重大隱患”的理念,強化執法檢查、督導檢查、事故調查和考核獎懲,推動“八抓20條”等制度措施落地見效。堅持科技賦能,更加注重本質安全。實施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完善監測預警、監管執法、輔助決策、救援實戰、社會動員五大能力體系。加快推進高危行業“三化”建設,持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堅持統籌協調,更加注重督促落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倒逼各級各部門和企業落實責任。聚焦重點任務、突出問題、關鍵時期,開展明查暗訪、督導巡查、聯合執法,傳導壓力,打通工作落實“最后一公里”。

    堅決打好安全生產主動仗,守牢安全生產基本盤。切實抓好危化品、非煤礦山、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在危化品領域,狠抓化工園區整治提升,年底前推動全省1/3以上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等級達到D級;制定落實危化品企業事故隱患追溯制度,嚴格管控隱患產生根源;組織實施化工過程安全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在非煤礦山領域,聚焦露天轉地下、水文地質復雜、頭頂庫等重點礦山,深化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聚焦金礦、鐵礦,緊盯基建礦,開展重大隱患“清零行動”;開展地下非煤礦山外包隊伍清理“回頭看”,堅決防范外包隊伍安全風險。在工貿領域,嚴格管控物體打擊和機械傷害、機械鑄造行業領域、存儲使用危化品企業、有限空間作業等方面安全風險,持續提升雙重預防體系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水平。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針對事故特點和暴露出的問題短板,突出強化功能區、重大隱患、危險作業等三項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執法。常態化開展異地執法,強化行刑銜接,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充分發揮安委會辦公室作用。推動海上安全、道路交通、煤礦、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排查消除各類重大隱患。

    健全完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打好森林防滅火能力提升戰,常態化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健全重點林區突發火情協同救援機制,完善網格化責任包保體系,強化現場指揮機制建設。堅決打好防汛防臺風攻堅戰,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扎實開展防汛大檢查,組織各級修訂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細化應急處置特別是人員轉移避險流程。堅決打好綜合減災整體戰,加強災害風險綜合研判和防范應對,精準發布災害風險預警提示,推動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持續攻堅,推進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建設和管理運行,加強地震應急協作區聯動工作。堅決打好應急準備主動戰,健全完善應急資源“一張圖”,進一步完善軍地協調聯動機制,全面構建集中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積極推進省級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推廣基層應急預案建設試點經驗,開展不提前通知時間地點和演練科目的“雙盲”演練;加快推進省海洋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建強用好現有47支省級應急救援隊伍,新培育10支左右省級專業救援隊伍;完善應急物資保障機制,建立監督評估和動態監測制度。

    著力夯實應急管理基礎,提升綜合應急能力。強化依法治理,推進應急管理立法普法工作,探索推廣“局隊合一”、技術檢查員與社會監督員等機制,深入推進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賦權鄉鎮(街道)執法,強化功能區執法,完善較大事故調查處理備案審查機制。深化“智慧應急”建設,加快重點領域信息化建設應用,加快監測預警“一中心、一系統”應用,培育一批省級應急科技領域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強應急管理高水平專家隊伍和技術支撐力量建設。強化宣傳教育培訓,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宣傳“五進”、“防災減災日”等活動,實施企業全員安全生產定向大培訓,增強全社會公眾和企業職工安全意識、提升其防災避險能力。強化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健全鄉鎮(街道)應急指揮機制,每個鄉鎮(街道)建立不少于30人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構建多方參與的社會動員應急響應機制。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