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曝光臺]國務院安委會督導檢查組暗訪水上安全:漁船信號丟失,商船隱患重重
2月23日,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的海安漁港內風平浪靜,遠處有兩艘返港漁船正向岸邊駛來。剛到岸邊的國務院安委會督導檢查組抽查發現,一艘編號為“粵徐漁23016”的漁船,其“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簡稱“AIS系統”)失效,近十個月都沒有更新過信息,AIS設備上也沒有標明該漁船的名稱和識別碼。AIS系統被譽為漁民的“另一雙眼睛”,具有電子海圖、自動識別、自動報警等功能,尤其在夜晚、能見度低等特殊海況下,能夠幫助漁民了解周邊船舶的情況,有效避免船只碰撞。因此,AIS系統是近年水上安全督查的重點,專門針對船舶擅自拆卸、關閉AIS設備等行為進行查處。
“像一個穿著隱身衣的瞎子,飄在海上”
“你怎么能說明這個AIS設備和這艘船有對應關系呢?”督導檢查組成員張信安跳上“粵徐漁23016”,詢問涉事漁民。兩分鐘前,這名61歲的漁民剛從船艙里翻出這個橘紅色的柱狀AIS設備,這是廣東省自2017年起統一為小型漁船配備的便攜式AIS船載終端。按照規定,每臺設備上應印刷船名和識別碼,以確保“一船一碼一設備”相對應——實際檢查中,確實發現過一些漁船攜帶其他漁船的AIS設備出海作業,以逃避監管的現象。眼前這艘“粵徐漁23016”的AIS設備上空空如也,既沒有船名,也沒有識別碼,不免令張信安心生疑竇。他隨即按下報警鍵,以驗證設備是否有效。十分鐘過去,各級漁政執法隊伍都沒有任何反饋——正常情況下,漁民按下報警鍵后,漁政系統的海洋綜合執法大隊會收到報警信號,并聯系漁民了解情況——在對另一艘漁船的檢查中,漁民在按下報警鍵一分鐘內就收到了執法大隊打來的電話。督導檢查組隨后來到徐聞縣海洋綜合執法大隊指揮中心,該中心系統查詢“粵徐漁23016”的AIS信息發現,該船的信息停留在2021年5月13日,此后一直處于斷線狀態。該漁民向執法人員解釋稱,自己從未給設備充電,可能由于虧電導致信號中斷,截至記者發稿前,該漁船已被扣留調查。事實上,與AIS設備使用不規范相關的事故屢見不鮮——2022年2月6日,湛江市一艘中型漁船出海作業時翻沉,造成1人死亡,1人失蹤。事故調查組發現,該船出海作業時未開啟AIS設備,導致漁政部門未能及時收到報警信號。既然AIS系統能起到保障漁民安全的作用,漁民為何會不按規定使用該設備呢?當地漁政部門人士告訴記者:“AIS系統能準確地反映出漁船的位置信息,部分漁民在非法時段或使用非法手段捕魚時,會選擇關閉設備以逃避監管。也有部分漁民由于年紀較大,文化水平較低,難以正常維護和使用設備。”近年來,漁政部門為了維護水上交通安全,避免商船與漁船碰撞,投入巨大。一份廣東省2017年的招標公告顯示,當年該省為9010艘海洋漁船免費配備AIS設備,共計花費3325萬元。安裝AIS設備后,一方面能幫助漁民看清周邊海域情況,在距離其他船舶較近時發出警報;另一方面也能讓大型商船及時發現周邊漁船,提前避讓——“關閉AIS設備的船,就像一個穿著隱身衣的瞎子,飄在海上,既看不清別人,別人也看不到他。”當地漁政官員說道。2021年3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明確規定:“關閉、破壞直接關系生產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現實危險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意味著擅自拆除和關閉AIS設備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粵海輪渡仍存安檢漏洞
徐聞縣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與海南島隔海相望,粵海鐵路上行駛的每一列火車都要從這里搭上輪渡,駛向海口。2月23日,督導檢查組來到粵海鐵路渡口時,一列被分為四節的貨列正魚貫駛入輪渡,兩百多位乘客正在檢票登船——這個渡口既運送鐵路列車,也服務于旅客和社會車輛。“檢測鐵路列車的大型安檢儀有沒有到位?”督導檢查組成員郜浩首先向渡口管理人員詢問,對方答到目前尚未到位,還在進行采購程序。渡口管理人員進一步解釋稱,所有登船列車已在始發站實施100%開箱檢查,因此登船前無需進一步檢查。事實上,督導檢查組之所以格外關心大型安檢儀,是因為去年的一起事故暴露了該輪渡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2021年9月6日,廣州開往海口的一列貨運列車途經湛江時突發火情,經過近10小時緊急處置才撲滅明火,按計劃,該列車2小時后即將從粵海輪渡登船,同船另有乘客近500人。事故調查報告顯示,該起事故是由托運人夾藏危險品造成的,托運人在普通貨物中夾帶雙氧水、丙烯酸、鉛蓄電池、除草劑等4類危險貨物共計6.35噸,同時也暴露出鐵路運輸企業和監管部門在危化品運輸、裝卸等環節安檢不力、層層失守等問題。事故調查組同時發現,粵海火車輪渡未設立大型安檢儀器,難以發現列車中夾藏的危險品,上述涉事列車如果駛入輪渡,并在海上發生火情,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國家鐵路局和國鐵集團均在事發后要求粵海火車輪渡設立大型安檢儀器,進一步強化對登船火車的安檢力度。督導檢查組在現場檢查發現,粵海火車輪渡有限公司至今仍未按要求整改到位,大型安檢儀器尚未安裝,列車登船前也不安排任何安全檢查,把安全完全寄托于列車始發站,碼頭、船舶等方面對列車夾帶危險貨物登船、危險貨物與乘客混載等重大安全風險完全失防失控。
座談同時暗訪港內商船
2月24日上午,督導檢查組來到湛江海事局就水上安全進行座談,座談接近尾聲,督導檢查組成員張信安接了一個電話。放下電話,張信安告訴會議桌對面的海事官員:“我們在座談的同時,還派出了一個暗訪組到湛江港內檢查商船,現在我們去現場看看情況。”當天湛江港內只停泊了兩艘內貿商船,暗訪組先后對兩艘船舶進行了查驗。其中,“中順昌盛”船存在35個問題隱患,屬于滯留方面的重大缺陷問題就有7個,4個缺陷問題還涉及船舶檢驗部門責任;“逸騰288”船存在16個問題隱患,屬于滯留方面的重大缺陷問題有3個。“中順昌盛”船于2月19日抵達湛江港,但直到2月24日上午暗訪組對其進行抽查后,海事部門才對該船進行了安全檢查。張信安還在“中順昌盛”的檢查中發現,該船的電子海圖顯示本船船名與實船不符,駕駛臺和機艙防火控制圖載明的船名與實船不符——船長解釋稱,該船是在2021年11月購置的,部分系統中的名稱還未更改過來。此外,國務院安委會督導檢查組在聽取廣東省海事局的匯報后指出,該省2021年調查處理的4起較大海上交通安全事故中,只簡單列舉了“疏忽瞭望、疲勞駕駛”等技術分析原因,沒有深入剖析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沒有對相關監管部門提出追責問責的意見。在本輪對廣東省湛江市的檢查中,督導檢查組發現當地鄉鎮船舶管理不規范、粵海輪渡未設立大型安檢儀器、多艘商船存在重大缺陷問題等隱患,相關涉事船舶均已被暫扣或滯留,當地管理部門表示將對監管存在的問題展開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