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應急管理部: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郝萍、李依環)記者從應急管理部今天召開的2022年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各方共同努力,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2021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122起、死亡150人,同比減少22起、28人,分別下降15.3%和15.7%,比2019年減少42起、124人,分別下降25.6%和45.3%。較大事故起數首次降至個位數,已連續30多個月未發生重特大事故,創造了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最長間隔期。
會上,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一司司長孫廣宇介紹,我國化工行業發展迅速,從2010年起已成為世界第一化工大國,目前化工產值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化工生產過程復雜,反應條件苛刻,涉及的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安全風險高,一旦管控不到位、發生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沖擊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2020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孫廣宇指出,《意見》從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全鏈條管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基礎支撐保障、安全監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著力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基礎性、源頭性、瓶頸性問題。
孫廣宇談到,《意見》出臺兩年來,應急管理部將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聚焦“一防三提升”,持續發力、攻堅克難,不斷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水平。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規劃,孫廣宇表示,應急管理部將持續開展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環境。同時,抓好 “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實施,推進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隱患排查治理、安全預防控制、本質安全發展、從業人員培訓、基礎保障支撐六大體系,建設化工園區安全提質、大型油氣儲存基地安全防控、企業安全改造、安全培訓網絡建設、“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五大工程,進一步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系統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