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推動城市安全發展]科技賦能 預防為先 補齊短板——江蘇南京市提升特大城市安全發展水平側記
    www.waka8s.com時間:2021/9/28 8:17:29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科技賦能 預防為先 補齊短板

    ——江蘇南京市提升特大城市安全發展水平側記


    隨時在線 實施城市安全“雪亮”工程,建成全國首個“城市地下管網數字化工程”,依托無線寬帶政務專網,構建應急場景下指揮調度通信基礎設施,確保城市隨時在線

    群防群治 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進一步完善城市安全風險“啄木鳥”“吹哨人”制度,建立12345、12350聯動受理舉報機制,鼓勵群眾共同除隱患、保安全

    一票否決 制定落實市委常委會、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清單,明確54個黨政部門及司法部門安全風險防控職責,將安全發展納入“一票否決”范圍并加大考核權重,推動責任層層壓緊壓實

    近年來,江蘇省南京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以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為抓手,大力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有效實現安全風險早排查、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去年全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70.6%和76.1%。今年1月至9月,兩項指標同比分別再下降37%、34%。目前,該市連續43個月未發生較大事故。


    突出科技賦能,提升風險動態監測水平


    南京市加強信息平臺建設,依托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全力提升風險數字化監測水平。初步建成立體空間可視化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加快“城市之眼”綜合感知平臺建設,推進470萬處城市二維碼標準地址設置,著力打造高水平的城市數字底座。實施城市安全“雪亮”工程,建成全國首個“城市地下管網數字化工程”,依托無線寬帶政務專網,構建應急場景下指揮調度通信基礎設施,確保城市隨時在線。

    該市建設城市安全運行綜合監測預警平臺,開發風險防控網格化、預測預警智能化、應急預案數字化等八大業務子系統,全面提升燃氣、供排水、橋梁隧道、綜合交通樞紐、長輸油氣管道、防洪防澇等領域監測預警水平。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市2.4萬家單位常態化應用,匯聚數據總量10億條。

    該市不斷拓展應用場景,開發“城市風險多變量預警分析模型”,建成重大危險源、氣象災害、危房排查防控等20余個子系統和模型,主動防控城市運行中的變量風險。建立危險廢棄物線上線下管控系統,對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金屬冶煉企業、粉塵涉爆企業實施重點監管。


    創新工作舉措,強化風險排查預警


    南京市不斷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全面徹底排查風險。構建關口前移“一張網”。

    在全市1.2萬個綜合網格上疊加1680個“應急格”和1.7萬個“安監格”,配備網格員4.8萬名,嚴格落實常態化巡查和精細化監管,持續做好安全“體檢”。

    該市還加快構建城市安全風險數據庫,全面開展城市風險(源)普查辨識建檔,編制形成安全風險分布“四色圖”,累計排查標注社會面風險源22.5萬個、企業風險源4.2萬處,36萬家企業和單位納入平臺管理。形成群防群治“一盤棋”。創新多元共治機制,有效引導第三方力量參與城市安全風險排查化解。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進一步完善城市安全風險“啄木鳥”“吹哨人”制度,建立12345、12350聯動受理舉報機制,鼓勵群眾共同除隱患、保安全。


    守牢安全關口,做好風險源頭預防


    南京市落實工作責任、強化頂層設計,切實從源頭管控風險。嚴明責任“源頭”,該市制定落實市委常委會、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清單,明確54個黨政部門及司法部門安全風險防控職責,將安全發展納入“一票否決”范圍并加大考核權重,推動責任層層壓緊壓實。開發應用企業“安全信用臉譜”,針對不同類型企業量身定制任務清單,倒逼企業依法依規履行主體責任。

    該市嚴把規劃“源頭”,深入貫徹安全發展理念,確保應急體系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銜接、相協調,把安全要求和保障措施融入產業、城建等各領域專項規劃之中,進一步強化規劃實施“剛性”,切實提升城市整體安全水平。嚴抓項目“源頭”,大力推動石化、鋼鐵等行業產能調整、轉型升級,堅決淘汰安全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和項目,關停并轉“三高兩低”企業1650家。嚴格項目準入關,把符合安全生產標準作為招商引資的前置條件,切實從源頭保障本質安全。


    聚焦薄弱環節,加強風險隱患治理


    該市堅持系統思維、精準施策,及時消除城市運行中各類風險隱患,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推動“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有機銜接,深入開展32個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排查整改隱患4.6萬余項,關閉取締企業297家,停產整頓618家。以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示范園區為抓手,推進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封閉式管理、一體化循環利用。

    該市還強化韌性城市建設,整治供水管道360公里、危舊燃氣管道504公里、油氣長輸管線703公里,有效暢通城市“經脈”。完成1371幢危房、2600多棟高層住宅、2834座農村橋梁等風險隱患規范化治理,打通1.1萬個小區消防通道,讓市民住得安心。完成100多處易澇區和江岸堤整治改造,著力打造一體化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完善全市域、全災種、全行業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打造1.2萬人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金陵應急寶”資源信息共享系統,入駐全國應急專家1500余人,實現復雜事故現場專家“同框會診”、科學高效處置。

    下一步,南京市將高標準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風險防范和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以本質安全水平的新提升,推動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的再提質。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