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明查暗訪進行時]多個檢查組“回頭看”危化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實情況(三)

    [明查暗訪進行時]多個檢查組“回頭看”危化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實情況(三)

    www.waka8s.com時間:2020/11/24 10:31:38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第一檢查組在檢查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時發現—— 這家500強企業下屬公司問題真不少

    ■ 本報記者 高文靜

    11月20日,在山東省東營市,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隱患第三輪專項排查治理督導檢查工作第一組對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查。不到半天時間,檢查組就發現了多項問題隱患。

    液氯儲存庫存在風險

    作為中國企業500強的山東金嶺集團下屬的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2008年,注冊資金7.2億元,是一家以熱電聯產、基礎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大型企業,現有員工1100余人,也是東營市同時涉硝化工藝和氯氣生產的企業。

    走進該企業液氯儲罐廠房,記者看到一排排的銀色液氯儲罐。第一檢查組組長、應急管理部危化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孫廣宇詢問:“有多少個液氯儲罐?”“挺多的,大約有20個。”1名員工回答。孫廣宇立即說道:“從風險管控的角度來講,液氯儲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據企業實際生產能力,來確定儲存的容量。”“我們建廠時設計了20個,實際使用的是4個到6個罐。”山東金嶺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曰森邊解釋邊安排員工進行整改。

    為了進一步檢驗企業應急響應情況,孫廣宇讓該企業啟動了液氯泄漏事故相關應急處置措施。員工拿來一小瓶氣體,對著探測器檢測口擰開氣瓶蓋,氣體出來后,探測器發出聲光報警。持續了幾分鐘后,探測器報警還沒停。

    “為什么探測器還在響?”孫廣宇問。員工回答:“可能需要一個過程。”3名員工手忙腳亂地操作20分鐘后,探測器還是在響。“總閥門都沒開,真空吸收裝置怎么能起作用?”孫廣宇提醒道。一旁的員工聽后點點頭,但直到檢查組離開,探測器還在響。一旁的趙曰森表示,員工太緊張,總閥門忘了開,今后一定大力提升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同時,檢查組專家嵇建軍發現,該企業液氯儲罐后面負壓吸氯軟管控制閥是手動開關,沒有做到與泄漏報警形成聯鎖。他找來1名員工詢問。該員工一口咬定是自動開關。“自動開關、手動開關都分不清,怎么巡檢?”檢查組專家指出,“你們開閥門的通道上有管線和圍堰阻擋不暢通,不利于應急處置。”專家還指出,該企業既涉及硝化工藝又有液氯生產,但僅對硝化工藝部分開展了自查,企業未能提供出按照國務院安委辦通知要求對液氯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開展自查的相關材料。

    令檢查組擔憂的,還有在液氯儲罐廠房外門口設置的排風、進風口通道,上下兩排,近20個,均為敞開式。一旦液氯儲罐發生泄漏,有毒物質會擴散至廠房外引發中毒事故,且氯氣吸收系統沒有和有毒氣體監測報警儀聯鎖,存在很大風險,應盡快按照《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一批)》中關于液氯儲罐倉庫必須密閉并設置聯鎖的要求進行改造。

    來到液氯裝卸站,檢查組專家蔡明輝發現地面沒有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便登上大約2米高的平臺查看情況,卻發現平臺上設置了有毒氣體探測器。他指出,探測器的安裝高度要距離地坪(或樓地板)0.3米至0.6米,該企業這樣做完全不符合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

    在會議室查資料時,檢查組成員劉洋發現,今年4月28日、5月20日的兩次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上都指出受限空間警示標識缺少的問題,企業對隱患問題并沒有做到舉一反三進行整改。同時,在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整改復查意見書上,檢查組還發現不到半年時間內,相關部門對該企業檢查了9次,隱患查出不少,其中不乏依法應予以罰款的隱患,但沒有一次罰款,僅要求企業限期整改。

    消防系統存在缺陷

    在氯甲烷罐區,檢查組消防專家周廣連正在認真地查看消防系統。

    “你們的氯甲烷罐區消防系統存在嚴重缺陷知道嗎?”周廣連邊走邊說。陪同的員工看看設備,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周廣連指出,4臺甲醇罐共用壓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裝置,但4個泡沫混合液控制閥均安裝在防火堤內儲罐外壁上,并處于常開狀態,泡沫滅火系統一旦啟動,泡沫混合液將同時流向4個儲罐。這既可能導致事故罐因泡沫混合液不足而無法滅火,又污染了其他儲罐的產品。聽到這里,員工佩服地點了點頭。

    專家還發現了一系列隱患,比如,柴油消防泵組儲油量嚴重不足,水泵出水管上手動控制閥處于未完全開啟狀態。專家表示,這些隱患可能導致裝置區消火栓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的水量供應和工作水壓不足。

    在裝置區,打開泡沫消火栓附近的消防器材箱,記者看到里面有2盤消防水帶、1把直流水槍及貼在箱子中間的消防器材點查表。1名員工說:“我們一月檢查4次,每次檢查完都在表上打個鉤,表示已檢查完畢。”專家指出,配置的消防器材與實際需要不符,部分泡沫消火栓沒有配置泡沫槍;個別泡沫消火栓配備泡沫槍與系統不配套;器材箱內配置的消防水帶潮濕發霉。專家還發現,在裝置區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不能詳細完整描述出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物理位置信息,不便值班人員迅速辨識事故位置信息。

    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不到位也是專家發現的一大隱患。比如,消防泵組的管理工程師已調離崗位,但相關設備操作規程上的責任人未作相應調整;重點部位、設備的檢查記錄表內容不能完整反映應查內容。

    對于一家同時涉及硝化工藝和氯氣生產的企業,半天內就查出多項安全隱患,孫廣宇很是擔心。為此,他對地方政府和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希望企業主要負責人深刻認識液氯、硝化反應的安全風險,提高對重大風險管控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引進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希望山東省應急管理部門認真督促企業對照問題隱患清單立即整改,舉一反三查找同類問題,重大隱患要掛牌督辦,還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嚴格執法處罰,強力推動企業主動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第二檢查組在四川眉山、瀘州檢查發現—— 現場人員一問三不知

    ■ 本報記者 唐華

    11月19日至20日,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隱患第三輪專項排查治理督導檢查工作第二檢查組來到四川省眉山市、瀘州市,對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分公司青龍油庫、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瀘州東方農化有限公司開展檢查。

    要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19日上午,檢查組一行來到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廠區,一幅“讓安全成為我們的習慣,讓我們的習慣更加安全”的標語非常醒目。公司在廠區內新增了20多個洗眼淋浴設施、空氣呼吸器、16套重大危險源區域的防爆視頻監控,按標準更換了工藝管線設備和新介質流向標識,完善了生產現場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消防噴淋和報警設施。

    該公司主要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合成氨、硝酸、硝酸銨、尿素、三聚氰胺、硝基復合肥。專項整治開展以來,該公司按照當地政府部門的相關要求,在省、市應急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督促下,針對各級檢查組和企業自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進行再細化再落實,不斷完善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

    該公司針對硝酸銨溶液罐區安全距離不足,未對罐區進行定量風險評估的問題,已嚴格按標準規范重新設計、建設,并將硝酸銨溶液儲槽及配套設備設施搬遷至安全地點;針對硝酸銨中轉庫未見明確標識表明允許存量的問題,已重新按規范制作告知牌,標明允許暫存量。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前兩輪專項檢查發現的16項問題隱患、自查發現的36項問題隱患、“一企一策”4項整治措施以及其他6項問題隱患的整改工作。

    在檢查過程中,檢查組發現該公司還存在液體硝酸銨儲槽放空管直接放空、游離氨排入大氣等問題,當即要求該公司立即按照《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標準》等進行整改。

    檢查組組長張興林指出,安全生產工作永遠都是新起點,要建立雙重預防機制,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精準施策,盡快提升安全管理效能,通過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各項工作,形成各級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開展“消企合作”“消地合作”,嚴把企業入門關,實現安全發展。

    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11月19日下午,檢查組一行來到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分公司青龍油庫。

    “你們設置了哪些聯鎖?為什么交接班記錄只顯示有2個人?報警記錄的處置時間為何還早于發現隱患的時間?”

    在調度監控室,檢查組人員一邊查看油庫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卡、交接班登記表、安全巡檢登記表、危害識別與風險管理臺賬等資料,一邊詢問現場工作人員。面對檢查組人員的連續提問,工作人員顯得較為緊張,始終未能針對上述問題給出合理解釋。

    經過詳細檢查后,檢查組發現該公司存在罐區風向標設置有盲區、交接班記錄不規范、有毒有害氣體報警記錄不規范、罐區內的調節閥和壓力表部分無信息卡等問題隱患。檢查組嚴肅地指出了這些問題的危害,現場對相關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進行了安全教育,并將有關問題反饋給當地省、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及企業。同時,檢查組要求企業對自查、專家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整改、抓緊落實、舉一反三;認真學習《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將其轉化為適合企業安全發展的檢查表單;集中力量,歸納總結,突出重點,提高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的管控能力。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現場表態,將以這次檢查為契機,全面按照檢查組提出的要求,落實所有問題隱患整改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將更加重視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工作中的一些小細節,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我們將嚴格督促該公司落實整改,不定期對該公司進行安全隱患檢查,幫助其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眉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嚴明宇說。

    11月20日上午,檢查組來到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檢查工作,經仔細查看資料、現場核驗等方式,檢查組發現該公司已對第一輪、第二輪專項檢查提出的14項問題隱患,按照“一企一策”的8項要求全部整改完成,同時自查82項問題已整改完成72項,還有10項正在整改中。

    隨后,檢查組對瀘州東方農化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查,發現該公司對硝化反應專家指導服務時提出的42項整改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已完成整改28項,其余14項除一項涉及人員學歷提升外,將在年底前完成。同時,檢查組發現該公司還存在硝化8車間二樓存放的“白炭黑”物料無安全技術說明和安全標簽等問題。

    針對19日至20日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檢查組已將有關問題反饋當地省、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及企業,要求立即整改,并指出企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認真研究和細化“三個目錄”,與各級相關部門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高效推動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開展。

    第三檢查組在檢查貴陽中精科技有限公司時發現—— 危險工藝作業區竟全是手工操作

    ■ 本報記者 高峰

    11月19日,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隱患第三輪專項排查治理督導檢查工作第三檢查組在貴州省檢查時,抽查了貴陽中精科技有限公司。

    該企業位于貴陽市清鎮市,是2012年清鎮市招商引資進駐的一家民營企業,生產手性化學品、丙硫唑,生產環節使用液氯。

    面對檢查組的提問,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卻對專項整治情況只字未提,看似有板有眼的匯報材料通篇都是企業工藝流程的介紹。走進廠區,處處充滿刺鼻難聞的味道,現場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不講專項排查治理情況,只介紹工藝流程,再加上匯報材料是臨時拼湊的,企業很可能沒有開展自查,更談不上整治。”聽完匯報后,檢查組成員當場指出問題。

    在氯化工藝等危險工藝作業區,檢查組成員發現,生產流程都是手工操作,沒有自動控制系統,且特種作業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證。臨時場地內存有大量桶裝二氯甲烷、醇基壓濾液等物料,廠房設計和防火等級均不達標,配置的滅火器也銹跡斑斑,早已過期(見下圖)。

    “液氯庫房風險有哪些?配備的應急器材如何定期維護保養?氯氣濾毒罐定期稱重的臺賬記錄有沒有……”面對檢查組成員的提問,液氯庫房作業人員一頭霧水,答非所問。檢查組發現該企業液氯庫房內氯氣檢測報警器一級報警值為5ppm,二級報警值為10ppm,均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液氯尾氣吸收塔堿液槽液位計無法有效示數;現場操作演示時,液氯汽化崗位員工在有人協助情況下,還倒背了空氣呼吸器。

    除此之外,該企業廢料庫房雜物和中間產品混合堆放,現場既沒有告知也沒有警示標識,場面一片混亂。總圖標注的甲基乙酰胺儲罐,現場罐體標注的是氯甲酸甲酯儲罐,實際儲存物料卻為冰醋酸。“企業員工都不知道企業的風險在哪里,不經過正規設計,隨意變更設備設施,完全是無知者無畏。”一名檢查組成員說。

    檢查組共查出21項隱患,當即要求當地應急管理部門依法責令該企業停產整頓,由企業聯系相關設計評價單位開展全面設計診斷和評估,重新核實廠區總圖等設計資料,厘清企業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及控制要求,由當地應急管理部門組織驗收并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后方可復產。

    11月20日,清鎮市應急管理局向該企業下發了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生產作業活動;同時向該企業下發了限期整改指令書,要求對檢查組查出的問題于2020年12月20日前整改完成,達到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后,方可申請驗收。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