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防患于未然 當好“古街區守夜人”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明清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忠誠守護這片街區,連續8年“零火災”、30年無重大火情。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當好“古厝守夜人”,是他們的初心和堅守。
為“不起火”創新應急救援戰法
三坊七巷坐落著連片木質建筑群,耐火等級低,火災防控壓力大。坊巷道路狹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直接到達火場,火災撲救難上加難。
“大火如果發生在三坊七巷怎么辦?”對此,該站研究出古建筑群火災滅火戰法,建立了核心景區滅火救援“3、5、7、10”快速反應機制,即3分鐘內景區微型消防站到場控制火勢;5分鐘內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到場撲救;7分鐘內轄區大隊到場增援;10分鐘內支隊全勤指揮部到場統籌指揮滅火救援工作。
消防隊伍改革轉制后,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在創新應急救援戰法上不斷“提速”。借助“智慧消防”成果,發揮遠程自動報警系統作用,實現火災警情“秒級響應”;創建“123”快速滅火操法,即就近微型站1分鐘初戰控火,轄區中隊2分鐘到場處置,3分鐘高效滅火,經過反復演練,滅火戰斗力顯著提升。
古巷中一絲不茍除隱患
防火勝滅火,防患于未然。三坊七巷建筑密度大,用于防火的空間被占用,防火分區被破壞;街區普遍缺乏消防水源,供水管網不足,消防基礎設施配置達不到現行規范要求……古街區這些特點,決定其存在著先天性火災隱患。要確保三坊七巷不起火,前期安全巡查和隱患排查至關重要。
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轄區劃分成網格,每個網格設置一名消防安全管理員,與三坊七巷管委會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一起,實行分片管理,層層抓落實。街巷設置5個微型消防站,每月進行一次滅火技能培訓和區域聯合演練,每季度對商鋪、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一次消防培訓和滅火逃生演練。在此基礎上,建立每日巡查、信息反饋和重點執勤保衛等多項防火工作制度,每天兩次派出防火巡查隊對整個古建筑群開展區域性巡查,對重點保衛對象進行入戶檢查,并對每天檢查情況詳細登記,定期組織分析、研判區域火災形勢;節假日和周末,組織對留住戶、商鋪、文物古建筑進行火災隱患排查,確保整個古建筑群消防安全。
“上次裝修時,我們準備做玻璃吊頂,在和他們溝通后了解到,玻璃吊頂雖然好看,但萬一發生火災,既不利于煙氣散出,也不利于消防用水‘打’進來。于是,根據他們的建議,改成了可活動的吊頂。”與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一街之隔的商戶周小蓮表示,現在只要有涉及消防方面的工作,都會先跟消防救援站溝通后再實施。
景區里的“火焰藍”名片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三坊七巷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原本只是想來參觀三坊七巷景區,沒想到導航里跳出了消防博物館,抱著好奇就來逛逛,參觀完還真學到了不少消防知識。”某外地游客感嘆到。
這所建在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里的“博物館”,既是對外展示消防形象的窗口,也是普及消防知識的科普教育基地。該館館藏形式豐富多樣,記錄消防歷史的遺存和脈絡,展示三坊七巷人的點滴消防智慧,博物館里各類體驗項目讓許多游客學到了基本的防火滅火技能。如今,該館已成為當地熱門景點,每年接待眾多游客來館參觀。
今年,為服務景區商戶復工復商,該站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工作大局,積極為轄區商戶及學校等40余家單位提供消殺、清理景區街道、普及防疫常識等服務。
該站還專門成立了“防火宣傳隊”,結合老舊社區集中、高齡老人較多的實際情況,通過每日“福州話”防火提醒、安裝獨立感煙報警器等辦法,開展火災隱患排查、防火宣傳、特殊人群消防培訓等消防服務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全體指戰員堅守崗位,守護古厝,守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