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國家之需 急人民所想
——應急管理部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在防汛救災中踐行初心使命
(應急管理報記者 賈振)
入汛以來,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應急管理部機關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防汛救災的強大政治優勢。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全力以赴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在防汛救災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讓黨旗在防汛救災工作一線高高飄揚。
汛情就是命令,聞令投入戰汛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多地出現嚴峻汛情,國家防汛應急響應從IV級提升至III級,又提升至II級,并連續19天維持II級響應。這是應急管理部成立以來面對的最為嚴峻的一次汛情,防汛救災工作也成為應急管理部擺在第一位的任務。
應急管理部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強化政治機關意識、走好第一方陣為要求,動員機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以守護人民平安、確保江河安瀾、維護社會穩定的實際行動和實際效果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全員值守應急,24小時滾動會商。入汛以來,應急管理部成立防汛救災領導小組,由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黃明任組長,進一步加強工作部署,堅持每日會商,滾動分析研判,及時協調解決問題,統籌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各專責工作組始終保持應急狀態,做到24小時在崗在位,強化密切協作,形成工作合力。指揮中心充分發揮值守應急、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作用,全員全天堅守在應急值守崗位,督促指導各地強化汛期值班值守和重要信息報送,每日匯總全國雨情、汛情、災情和搶險救援總體情況,為防汛決策指揮提供支持。防汛抗旱司全體黨員干部發揚“98抗洪精神”,一個個工作組在安徽、江西、湖北等抗洪一線協助地方搶險救災,其余黨員干部在崗值守,隨時待命趕赴一線。救災和物資保障司全天候運行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依靠覆蓋全國所有鄉鎮的災情網絡直報系統,處理匯總各級災情報送量5.96萬余條,為科學精準做好救災救助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工作圍著汛情開展,高效率應急運轉。在瞬息變化的汛情和災情面前,應急管理部機關黨員干部始終堅持高效率運轉,把每一項任務迅速落實到位。針對江西鄱陽湖地區持續內澇造成746余萬群眾受災、70余萬人緊急轉移、大批房屋倒塌的情況,應急管理部從福建龍巖等地調派22輛“龍吸水”專業排澇車支援災區,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負責提供交通協調保障,接到指令后,該局在30分鐘內對接啟動應急車輛綠色通行保障機制,在車隊啟程后,連夜調度、全程跟進,確保了車隊12小時內千里行進至江西永修。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及時做好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依托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發布平臺和中央重要媒體發布,為各地及時提供預警保障。指揮中心在災后第一時間連通災區各級應急指揮視頻會商系統,獲取現場單兵、災害信息員以及無人機視頻及圖像,利用“應急指揮一張圖”搜集災害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組織防汛救災會商研判調度會50余次,向地方和有關部門發布預警提示60余次,接報處理各類災害事故信息2500余件,為會商研判、決策指揮和全系統防汛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運轉支撐。
向險而行,馳援一線
共產黨員就是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頂得上去,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員沖上去。應急管理部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防汛抗洪一線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訓詞精神,切實履行好應急管理工作的職責使命,書寫“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時代答卷。
到救援最需要的防汛一線去。按照應急管理部統一部署,消防救援局在汛情緊張時立即派出19名黨員奔赴江西、安徽抗洪搶險一線,組織指揮各省消防救援隊伍搶險救援。首批5省消防救援總隊的1000名專業救援力量晝夜兼程,半天時間內快速機動到環鄱陽湖的4市10縣區,放下背包就戰斗,連夜開展抗洪搶險,共參加抗洪搶險549起,營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疏散群眾1323人,抽排積水99萬噸,巡堤查險938公里,裝填投放砂石料4萬多袋,清淤排障1.2萬立方米。該局派出黨員干部在40多處受災嚴重地區,駕舟艇、上堤壩、戰前沿,尤其是在發生潰堤的永修縣三角圩、鄱陽縣中洲圩,組織指揮救援力量利用無人機航拍,全力搜尋和轉移疏散被淹的29個行政村受災群眾,搭起了“火焰藍”生命救助通道。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司負責人帶隊趕赴湖南,協助指導當地抓好防汛救災工作,哪里險情最重、哪里工作最薄弱,工作組就趕到哪里,先后奔赴7個市州、23個市縣區,行程6300多公里,巡查防洪大堤、檢查水庫大壩,處置現場險情20余次,指導防范和處置地質災害26處,與當地干群并肩作戰,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國家防總提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后,新聞宣傳司主要負責人帶隊組織央視20余人的報道團隊趕赴江西防汛一線采訪,深入挖掘應急管理系統黨員干部和消防救援指戰員抗洪搶險的暖人故事,推出了一批生動鮮活的優秀作品,為防汛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輿論支持。
到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在湖北恩施沙子壩滑坡堰塞湖現場應急處置中,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主要負責人牽頭部際聯合工作組一行16人,克服山高坡陡、道路泥濘、時有滑坡等困難,到達現場了解災情,組織地質勘探、水利、工程搶險等方面專家會商研判,緊急協調預置工程搶險和航空救援力量,指導中國安能修筑施工便道和導流管鋪設平臺,快速控制險情發展。防汛抗旱司派出黨員干部赴江西鄱陽湖抗洪一線連續20余天,深入巡堤查險、處置險情、安置群眾。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派出黨員干部前后半月行程萬里,轉戰江蘇、浙江等災情嚴重地區,依據災情形勢,及時做好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和風險研判,為各地防汛提供支撐。
在最需要的節點提供有力保障。針對廣西、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重慶等省份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救災和物資保障司會同部機關其他司局成立20多個工作組,趕赴重點災區實地查看災情,指導做好安置點管理、群眾生活救助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緊急調撥9個批次的19.5萬件中央救災物資,全力支持各地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和救助。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整合研究課題和專家團隊優勢力量,針對長江、淮河、太湖等流域重點洪澇受災區,組織開展衛星或航空遙感監測,編報災害綜合風險監測信息,為各地防汛提供風險監測支持。新聞宣傳司結合重點地區汛情形勢統籌做好防汛救災新聞宣傳工作,堅持24小時對接服務新聞媒體,在防汛救災重要節點,及時充分報道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關于防汛救災工作決策部署,準確發布汛情災情信息和預報預警提示,持續開展安全防范和應急科普宣傳,全面反映各地各部門防汛救災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精心組織報道防汛救災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給社會注入正能量。
建強戰斗堡壘,激發黨員作用
越是關鍵時刻,越是急難險重,越需要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應急管理部黨組織立足應急工作職責使命,針對應急搶險任務和救援工作實際,在防汛救災一線黨員隊伍中成立臨時黨組織,加強黨組織建設,匯聚攻堅克難的強大戰斗力,做到汛情在哪里、攻堅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黨員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在一線建立臨時黨組織。消防救援局機關赴安徽工作組一行9人,與增援的5個省消防救援總隊的1500名指戰員一道趕赴安徽,迅速成立局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在各增援總隊成立5個臨時黨總支、30個臨時黨支部、120個臨時黨小組,消防救援局工作組成立臨時黨支部,因地制宜加強黨員干部管理。工作組臨時黨支部成立后,支部全體黨員每日撰寫工作日志,總結當天工作,并通過支部微信群交流,加強工作謀劃、統籌計劃安排。支部還結合戰時工作特點,開展“短平快”式的組織生活,組織“戰地黨課”,把抗洪一線作為黨員加強黨性鍛煉最有效的平臺。有的黨員在學習交流中寫到,“難忘的戰斗歲月中,最難忘的是這些天共同戰斗、共同交流、共同交心、共同成長”。
在一線用好支部工作法。為進一步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救災和物資保障司牽頭組成國家應急救災工作組前往湖南省懷化市、湘西州等災區一線查核災情,指導救災工作,工作之余堅持召開臨時黨支部會,組織聯合學習討論,充分交流在應急救災一線磨礪初心、踐行使命的感想感受,這是該司黨支部建設支部“一線”工作法的縮影。“一線”工作法的推行,增強了黨員的使命擔當意識,有力保障了黨員干部在面對防汛救災急難任務時,始終站得出、扛得住,讓黨旗在一線飄揚,讓黨徽在群眾身邊閃光。
在嚴峻的防汛形勢面前,應急管理部機關黨員干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講條件,舍小家、顧大家,全心投入、全力以赴,在防汛救災中踐行初心使命,彰顯黨員本色,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