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防汛工作常備不懈 他把雨聲當“鬧鈴”
    www.waka8s.com時間:2020/8/24 8:40:29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防汛工作常備不懈 他把雨聲當“鬧鈴”


    如果說非汛期是備戰,汛期就是實戰。長久以來,“防汛科長”謝駿養成了一種“職業病”,無論多晚一聽雨聲就會驚醒,接到預警立馬趕往單位;同時還和各搶險救災隊伍的同事形成一種默契,不等市民求救電話,在暴雨警報發出后,總是第一時間趕赴險情易發地點。



    “半路出家”的防汛干部

    “雖然一工作就參加區防汛辦的防汛值班,但真正挑起這副擔子時還是感到責任不輕。”現為上海市黃浦區應急管理局自然災害綜合管理科科長的謝駿,從事防汛工作11年。他說,要真正做好工作,一定要向一線防汛干部職工多討教,“比如道路、小區排水走向,如何通向管網,為什么會有積水,是養護管理原因還是基礎設施短板等等。”

    “近幾年每年都有二十幾次暴雨、七百多毫米的汛期降水量,超標準的也會碰到幾次。”謝駿說,假如遇到幾次高于36毫米/時降水量的情況,城市排水系統就會面臨嚴峻考驗。市政道路、居住小區排水管網的疏通養護情況、道路雨水口垃圾的清理狀況等種種因素都會影響排水速度。

    每年汛期前,謝駿都要到一線堤防、易積水地區檢查、了解現場情況,督促、指導、幫助各防汛相關單位做好防汛預案和備汛工作。他說,“暫時解決不了的,就需要記錄在案,以便以后有相關工程實施時一并進行改造。無論如何做好應對準備工作,確保黃浦區安全度汛。”就這樣,十多年來,他牽頭落實完成了九十余處易積水街坊的排水系統改造,有效緩解了老城區街坊排水的老大難問題。

    除此之外,謝駿積極推動防汛信息化建設,除了每年加強防汛干部的信息化操作培訓,他還推進將防汛視頻會議系統納入街道網格中心平臺的整合運轉,使區各街道防汛指揮部能夠盡早地發現和排除隱患,區防汛指揮部也能在應急防御工作中更高效地統籌調度。

    平時值守,戰時沖鋒

    在每年長達一百多天的汛期中,在每次臺風、暴雨和天文大潮汛的嚴峻考驗中,謝駿都能及時趕赴崗位值守。

    每年春節過后,謝駿就開始啟動防汛預案工作。“為了不留任何紕漏,有的預案還被退回三次重寫。”

    謝駿講到,市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去年9號臺風“利奇馬”威力。“2018年5次臺風值守依然歷歷在目,應對‘利奇馬’就知道還有許多細節可以改進。”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數據、資料在等著分析匯總,連續的不眠之夜等著值守。“防臺風是防汛工作中的特種作戰,是對頭腦和身體的極度考驗。”

    聽雨聲,如鬧鈴

    “每年汛期的狀態就是常備不懈。”謝駿說,起初他也不知道防汛工作這么忙,非汛期備戰,汛期實戰,汛期過后還要總結研究問題。

    比如,2019年黃浦區汛期前期雨量較大,梅雨時連續下雨,使得降水量已達400多毫米多,超過了往年汛期總雨量的二分之一。

    他最擔心的還是早晚高峰時期。“發生暴雨等極端天氣時,城市的正常運行受到較大的影響,有時為了搶時間,只能提前出動。”因此,多年來養成了晚上一聽到雨聲就醒,隨時準備出發的“職業病”。

    上海市黃浦區內一位于大橋下的地鐵車站周邊區域容易積水。由于該區域目前難以改造,并處于視頻探頭盲區,每次暴雨,區防汛辦會提前查看現場,確保能第一時間處置險情。

    謝駿常說,多年來的防汛工作離不開同事們的支持、理解和信任。“調動這么多人做同一件事,需要互相尊重,多一些耐心。”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