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中國應急管理報]暖民心!安民心!多地落實落細轉移避險和臨時安置措施
    www.waka8s.com時間:2020/7/31 8:33:02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多地落實落細轉移避險和臨時安置措施

    把關心與溫暖及時送給受災群眾

    ■本報記者 劉 強


    當前,一些地區受江河水位高位運行、洪水消退緩慢影響,受災群眾還要在臨時安置點生活較長一段時間。

    7月21日,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專門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當前洪澇災害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落實落細受災群眾轉移避險和安置各項措施。各地應急管理等相關部門積極行動,保障救災物資調撥到位,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力爭把黨和國家的關心與溫暖及時傳遞給受災群眾。


    暖民心

    救災物資快速到位


    “這個安置點受災群眾越來越多,已遠超安置計劃數。”近日,在江西省鄱陽縣油墩街橋頭小學集中安置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期,江西、安徽、湖北等地持續遭受強降雨侵襲,安置點轉移群眾人數多,應急物資越發緊張。針對此情況,各地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迅速調撥應急救災物資,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截至7月23日,6月7日主汛期以來,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先后向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西、貴州等省份緊急撥付9.3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儲局向安徽、江西、貴州、湖南、廣西等省份累計調撥7批次13萬件中央救災物資,有帳篷、毛毯、毛巾被、折疊床等,全力支持各受災地區做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等工作。

    救災物資快速運抵受災地區,有力地支持了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7月12日,上饒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工作指導組深入鄱陽縣油墩街橋頭小學集中安置點,發現少數轉移群眾睡在課桌上,便立即聯系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緊急協調從南昌調撥毛毯、毛巾被、折疊床等物資,并迅速配發給有需要的安置點,優先安排給老人、小孩使用。

    汛情變化突然,給安置工作增加了難度。面對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給轉移群眾吃下了“定心丸”。

    “蔡甸區通順河水系北垸閘外水位超歷史記錄0.34米,情況緊急,現須立即就近將消泗曲口垸內群眾轉移至你區湘口街道安置。”7月8日10時,湖北武漢開發區(漢南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接到調度令后迅速部署,轉移安置工作專班人員迅速趕到漢南小學等臨時安置點檢查設施和準備情況。當天16時30分,臨時安置點的應急救援物資陸續配送到位。20時,蔡甸區消泗曲口垸的300余名轉移群眾已順利入住,每個安置房間都配備了插線板、電水壺、電蚊香、礦泉水等生活物資。“本來帶了大包小包的東西,住進來后發現生活用品都很齊全,現在只想安心等水退了后回家。”一位安置在漢南小學的婆婆說。

    在保障轉移安置人員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一些地區應急管理部門還聯合多個部門,結合轉移安置人員特點,進行了全方位的保障。相關人員盡可能想得細致、做得周到,讓轉移安置人員住得更安心。

    “我們在這兒吃得好、住得好!”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鎮的安置點銘傳中學籃球館內,丁嘗明、張友蘭老兩口兒都豎起大拇指說。近期,安徽巢湖及多條支流水位超警戒、超保證,處于巢湖流域的肥西縣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組成了縣應急安置工作組,負責轉移人員安置工作。考慮到安置點內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工作組在安置點安排了6名醫生。安置點一日三餐按每人50元標準配備,學校食堂做好后統一送到籃球館,由工作人員發放到每名群眾手中。

    各地相關部門在抓好轉移人員臨時安置的同時,也開始著眼災后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在鄱陽縣,村里的水尚未完全退去,受災群眾還要在安置點過渡一段時間。鄱陽縣政府與園區企業進行溝通,將部分來料加工車間設在臨時安置點內。來自鄱陽縣昌洲鄉塘下村的余四妹說,剛到安置點時,還在擔心生計問題,如今,有了這個“扶貧車間”,不僅可以計件賺工資,每天還有20元的務工補貼。同時,政府還在安置點搭建平臺,幫助群眾聯系外出務工的就業崗位。


    安民心

    隱患排查細致全面


    安置點人員集中,臨時用火、用電多,火災風險較大。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要求,各地要強化集中安置點管理,全面篩查安置點安全隱患;7月25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了防汛安置點消防安全提示,提醒管理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老鄉,點蚊香時要注意遠離可燃易燃物品,不要使用大功率電器。”在上饒鄱陽縣,針對當前高溫天氣,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上饒支隊組織抗洪搶險隊,對該縣20個安置點進行了消防安全“一對一”上門檢查。

    7月17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部署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各地加強火災防范,應急、消防要聯合供電、供氣等部門開展安置點火災隱患排查等,把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作為集中安置點火災預防的重點內容。

    “油鍋起火了如何滅火?”消防員問。“用鍋蓋蓋滅!”一個孩子舉手搶答道。“回答正確!大家還要注意,煙霧報警器不能裝在廚房,廚房有油煙,報警器會一天到晚響個不停。”消防員說。7月22日,湖北消防救援總隊武漢支隊黃陂區大隊人員來到當地安置點開展疏散演練,并結合安置點老年人多、安置人員物品密集、用電量大等特點,為轉移群眾講解防火滅火等知識,并對固定消防設施進行了全面檢查。

    在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的同時,相關部門人員想群眾之所想,切實為受災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7月19日,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汪墩鄉酒坊小學安置點,該市應急管理局督查指導組在隨機抽查中發現,安置點樓道內擺放著6個煤氣灶,有群眾正在這里做飯,存在安全隱患。督查指導組立即聯系鄉政府,在安置點的開闊地帶搭建臨時鐵棚,作為安置點廚房,并配備了充足的消防器材。此外,督查指導組還聯系鄉政府整理出一間閑置房間,請電工安裝了熱水器,作為安置點的臨時洗澡間。

    安置點的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因而加強各部門協同聯動,才能保證安置點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確保萬無一失。

    在湖北洪湖市,該市應急管理局成立工作專班,抽調電力、醫療、食品等安全生產專委會工作人員,對安置點進行全面排查。電力安全專委會對安置點線路、用電設備等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對老化電線進行了更換。工作專班還成立了自然災害衛生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和應急分隊,對安置點群眾進行健康監測,對環境定期開展消殺。

    在很多地區,相關部門將安置點的設置和隱患排查作為汛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關口前移,使汛期里轉移人員的安置工作更加有序。

    “昨天回家了,心里很高興。前段時間在置點的日子過得安全又舒心,感謝相關部門。”7月28日,安徽合肥廬江縣泥河鎮天井村受災村民王某感慨地說。該鎮有8個安置點,多為閑置校舍。汛前,鎮政府就將閑置校舍進行了排查梳理,將合適的列為安置點,并組織鎮安監所和學校聯合開展安全生產檢查。7月18日至21日,合肥普降暴雨,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災。該縣迅速啟用這些安置點,第一時間安置被轉移群眾。隨后,該鎮安監所和學校又聯合開展了多輪檢查,全力保障安置群眾的生活和安全。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