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紅船衛士”演繹“嘉速度”
嘉興南湖,革命紅船起航地、“紅船精神”發源地、黨的初心萌發地。近年來,駐守這里的浙江省消防救援總隊嘉興市支隊南湖區大隊,用“紅船精神”鑄魂育人,引導指戰員堅定理想、苦練本領、錘煉血性,按照“全災種、大應急”要求大力加強專業化、正規化建設,打造出一支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紅船衛士”,日夜守護南湖安寧。
大隊先后獲得各種榮譽150多項,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7次,被評為先進大隊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7次,基層基礎建設先進大隊、優秀基層單位8次,全省標兵大隊2次;轉制后被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評為第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
浙江省消防救援總隊嘉興市支隊南湖區大隊開展日常訓練
遠近聞名的“黨員突擊隊”
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有一支遠近聞名的“黨員突擊隊”,其淵源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建隊初期一次化工事故處置。當時,正值危急時刻,只聽見時任隊長大喊:“是黨員的跟我上!”從此以后,黨員當先鋒打頭陣這個優良傳統就一直延續下來。
2000年,“黨員突擊隊”正式建立。這是一支最會啃硬骨頭、經常面臨最危險境地的隊伍。要想成為其中一員,必須要經過一步步嚴格篩選:要是業務能手,具備6年以上實戰經驗、熟練掌握上百種特種器材、參加過上千起救援……一代代突擊隊員用自己勇立排頭、沖在前頭的先鋒模范精神,影響和帶動周圍指戰員。
柴鋒鈞、吳金洪都是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尖刀突擊隊員,每人都參加過上萬次搶險滅火救援,10余年來,這對“鐵血兄弟”并肩作戰千余次,始終堅守在火場最前沿陣地,挽回數億元財產,挽救上百名群眾生命,多次遭遇險境,但每次都憑過硬素質和出色技能平安歸來。
2019年12月15日,南湖區新豐鎮富瑞森無紡布有限公司突發大火。“轟”的一聲,黑煙急劇噴涌近百米高,大火映紅了南湖大橋鎮半邊天,一股火焰攜帶巨大沖擊力瞬間破窗,從廠房內沖擊出來,幾名消防員火速回撤。等他們跑到安全地帶時,最初位置已是一片火海……
消防救援站站長柴鋒均清楚地記得,“要不是吳金洪發現轟燃征兆,大家及時撤退,人可能真沒了。”
幾十年來,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24小時在崗在位、枕戈待旦,全力保持“零事故”記錄。建隊以來,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先后涌現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浙江省公安廳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十大消防衛士”“浙江好人”“道德模范”等一大批先進典型,1人榮立個人一等功,18人榮立個人二等功,68人榮立個人三等功。
織密社會消防安全“大網”
作為嘉興市主城區,南湖區是全市經濟、政治、文化、商貿中心,總面積439平方公里,轄11個鎮(街道),居住人口近百萬。面對沉重的消防安全管理負荷,如何破解主城區老舊小區多、高層建筑多、電瓶車亂充電、電線私拉亂接等“瓶頸”,建強社會面“防火墻”?
從2017年開始,大隊重拳出擊、持續開展了“清雷”“天網”等系列專項活動,將“環南湖”隱患清零、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增配消防設施等一系列工作納入民生實事項目,累計拆除和治理隱患集中區域21處,安裝獨立煙感探頭23000余個、電動車集中充電口上萬個,全區高層建筑遠程監控覆蓋率實現100%。同時,創新實行“南湖區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品牌創建”“派出所消防執法辦案積分制”等一系列舉措,并率先形成鎮(街)間“揭老底、糾隱患”互查模式,實現對眾多“瓶頸”難題的各個擊破。
為破解消防指戰員人數少、滅火救援半徑大的難題,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瞄準“機制、保障、職能”關鍵詞,整合藍天救援隊等社會救援力量以及社區網格員、災害信息員等基層自救力量,實施鄉鎮街道專職消防隊、企業和社區微型消防站能力提升、打造智慧消防等一系列創新工程,用3年時間實現專職隊全部擁有功能齊全、配套完善、裝備與時俱進的數千平米營房。同時,還建立完善應急救援聯動體系以及與各應急聯動單位、社會力量的聯勤協作機制,不斷強化跨區域增援、遠距離行進、長時間作戰的救援和保障能力。
實戰是改革成效最靈敏的“檢驗儀”。2020年4月15日14時42分,南湖區十八里橋往城西大道方向,一輛水泥攪拌車發動機突然著火。接警后,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大橋專職消防隊兩支力量向事故現場疾馳,距離現場較近的大橋專職隊率先到達,不到10分鐘就迅速撲滅明火。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以2019年為例,包括社會救助在內,大隊共接警出動1598起,火警成災起數同比下降12.4%,亡人火災起數和傷亡人數全部“歸零”。
打造“全災種 大應急”救援力量
2018年,消防救援隊伍整體改革轉制。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從此承擔起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其救援范圍、數量、強度和難度都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防災滅火和搶險救援,要求消防救援人員具有更加過硬的本領。
大隊指戰員扎實練好“基本功”,堅持每日體能訓練,每月測試,每季度舉辦“五知一能”器材運用大比武,強化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開展“環南湖”“六熟悉”工作,促進相關責任人對各方面情況“了如指掌”;與轄區重點單位、社區微型消防站實行聯防機制,“以點帶面,多點出動”,救早滅小;定期組織輪訓、協同演練、實地幫扶等,建強社會應急力量……一項項基礎夯實工作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精做細,全區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
在夯實基礎的同時,大隊著眼適應“全災種,大應急”要求,強化專業隊力量體系建設,努力打造與城市消防安全需求相適應的“尖刀”力量和“拳頭”隊伍,專門成立了省級化工救援專業隊和市級水域、地震救援專業隊,參加各類化工、水域、地震、船舶、繩索、潛水、大型機械培訓共計200余人次,培養出省級“雙百”人才崗位新星2名、各類專業性人才20余人,成為嘉興市化工、水域、大型機械等領域應急處突的重要力量。
2019年11月9日,在這個恰逢“火焰藍”一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經歷了一場“大考”,成功完成一起突發應急救援任務。
當天上午,南湖區大橋鎮中華集團公司一個在建工地發生倒塌事故,6名人員被困,其中有3人被埋壓在廢墟之中。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到場后,迅速疏散、警戒、偵查、搜索、標識、救人、攻堅……面對現場倒塌建筑物形成“∧”“N” 不穩定形狀等情況,他們采取支撐、頂升、破拆、排險和安撫被困者情緒等措施,經過一個小時戰斗,將所有被困者成功救出。
以腳步丈量平安,用責任書寫擔當。從1965年至今,20000多個日日夜夜,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換了一茬又一茬,服裝從“橄欖綠”變成了“火焰藍”,但守望守護卻從不曾間斷,切實扛起了南湖邊、紅船旁消防救援隊伍的特殊使命。
跑出便民服務“嘉速度”
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把“創人民滿意消防隊伍”作為重大任務來抓,以“為民服務”為宗旨,打造“紅色陽光”工程。他們按照省、市、區三級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跑出便民服務“嘉速度”。大隊最先依法取消改建項目審批前置,消防審核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減少至1個工作日。隨著改革深入,消防審批政務服務事項實現100%“一網通辦”,100%“掌上可辦”,跑零次比例達到100%,承諾期限在法定期限基礎上平均壓縮95%以上,審批事項實現即辦率達到70%以上。
從2019年4月23日起,大隊全面配合職能移交,在為期2個月的審查驗收職責承接過程中,派出技術骨干指導建設部門實地消防驗收100余次,并定期協商解決難點問題,確保全面完成消防審批工作有序平穩過渡。群眾通過官方微博、微信或撥打“96119”電話聯系,一般問題當日答復,疑難問題2日內答復,必要時上門答復。
為方便路途較遠的群眾辦事,大隊還在各鄉鎮街道消防工作站設立便民崗,并通過創新紅船消防服務隊、96345紅船消防服務站、紅船服務崗等特色服務載體,搭起了消防救援隊伍和轄區群眾的“連心橋”。
他們常年不間斷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開展消防安全宣講培訓,幫助照顧孤寡老人,對貧困兒童幫扶助學。2017年以來,大隊累計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培訓2650余次、講座1890余場、火災疏散逃生演練1130余次,受益群眾近20萬人。走訪慰問敬老院、福利院、困難群眾100余次,資助貧困學生7人,義務獻血2萬余毫升。
“我們這兒人手不夠,你們能不能來幫忙消毒?”今年1月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接到轄區穆河社區書記唐文琳向紅船消防服務隊的求助,隊員們立即出動,為社區開展全面細致消殺。
如今,南湖革命紀念館已正常開放,由朱燈文等多名“火焰藍”組成的“紅船精神”宣講隊,再次成為館內一道獨特風景。每個星期他們都要入館當一天義務宣講員,為五湖四海的游客講述南湖邊的初心故事。 (沈佳雪 李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