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程敏:嚴守危化品監管“準入關” 為安全生產“把好脈”
    www.waka8s.com時間:2020/6/30 15:09:58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次瀏覽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

    程敏:嚴守危化品監管“準入關” 為安全生產“把好脈”


    2020年的春天,程敏異常的忙碌。下企業、進車間,逐家上門檢查指導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工作,督促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抓督促、保安全,對屬地防疫產品生產企業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服務,保障安全生產。

    “風險大、壓力大,責任大。”程敏用三個“大”字概括了危化監管人員的狀態。“危化品的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沒人可以確保不出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風險降到最小。”程敏說。


    程敏(左)與同事探討工作


    角色轉換,“嚴格”不變

    程敏在從事危化品監管工作前,做了十年的中學化學老師。2006年,她是原蘇州市安監局招募的第一位有化學專業背景的危化監管人員。

    要實現專業化監管,專業背景很重要。然而起初,扎實的專業知識似乎并沒有讓程敏覺得得心應手。程敏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開始在行政審批窗口工作時,因為看不懂申報材料中的評價報告而感到很苦惱。“危化企業需要取得相關的安全許可,安全評價作為許可的前置條件,要對企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審查其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范要求的符合性,并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作出評價結論。”程敏說,要讀懂評價報告,除了要了解化學品的危險性、反應工藝原理,還要掌握化工裝置、設備儀表等安全知識以及風險辨識評價方法,這對當時的她來說完全是陌生的領域。

    好在學習是老師的“本能”。通過不斷努力,程敏很快學習掌握了相關法規標準,同時結合危化監管一線工作實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堅持。

    目前行政審批與日常監管已做到聯動,許可審查必須組織專家現場核查,實行行政審批會審機制,做到科學、規范決策。同時,制定了危險化學品行政許可審查工作手冊,從許可依據、職責分工、受理流程、審查要點等方面進行明確和規范。

    這位往日的“嚴師”,如今變成了一個嚴守“準入關”的危化品監管工作者。自2018年以來,蘇州市應急管理局負責的建設項目評審復核率43.6%、重審率11.1%。2019年起,選取年內申(換)領危化品安全許可證的100家重點企業,在證書到期前半年組織開展本質安全診斷檢查,從源頭上杜絕了企業“帶病生產”。

    深度體檢,為安全“把脈”

    隨著2020年企業深度檢查指導的開始,每天都會有一批化工專家往返于蘇州市區和常熟市之間。程敏也與專家一起到企業開展相關工作。她說:“受疫情影響,專家們不能住在常熟,但安全工作不能拖。雖然每天早晚往返,人辛苦一些,但我們心里更踏實。”

    企業深度檢查指導,就是組織各相關專業化工專家對重點化工企業開展“全面的深度體檢”。這是程敏所在的蘇州應急管理局危化處從2019年開始,就形成的一項長效工作機制。

    程敏介紹,過去的安全檢查,往往是執法人員一天檢查2至3家企業,面對化工企業復雜的生產流程、龐大的生產裝置規模,檢查工作沒法全面。而且,化工企業專業性極強,監管人員的專業水平往往是短板。從2019年開始,他們組織工藝、設計、設備、儀表、安全管理等專業專家組成檢查指導組,每月安排1個地區,集中1周時間,對重點企業實施駐點檢查。整個檢查過程采取提前告知、首次會議、專家分組檢查、集中反饋、整改講評“五步法”,在將隱患查實查深查細的同時,也指導好企業對隱患整改到位。

    2019年,程敏和她的同事們完成了市級30家企業深度檢查指導,建立隱患整改“一清單一卷宗”,累計責令停產企業10家,立案處罰企業6家,處罰金額43.7萬元。編制《危化品帶儲存經營企業安全檢查指導目錄》,分批次對全市84家高風險帶儲存經營企業開展標準化第三方審計,累計責令停產企業22家,立案處罰23家,處罰金額124萬元,轉無儲存經營和注銷危化品經營證14家。推進危化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企業和化工園區風險監測預警現狀評估,指導全市124家企業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和視頻監控數據接入,建立完善市、縣(市、區)、化工園區、企業四級監測預警系統運行保障機制。

    程敏說,她的壓力主要來自企業的未知風險,其實查出隱患反而會踏實一些。蘇州化工企業面廣量大,為了更好地指導企業排險除患,她制訂了一個計劃,每年各級監管部門要對蘇州所有600多家化工企業進行全覆蓋“體檢”,三年內蘇州市應急局要對這些企業逐一“過堂”,真正為安全把好脈。

    授之以漁,助力企業自主保安

    做好外部檢查,幫助企業發現隱患,指導企業去整改,這只是程敏工作的一小部分。要做到安全,關鍵還是要提高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能力。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高企業安全生產能力”,這些要求如何轉變成企業看得見、聽得懂、做得到的內容?這是程敏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各個行業、企業的情況不一樣,如果只是把統一的文件發到企業,那企業勢必會產生很多疑問。要是沒弄明白怎么做,這項工作肯定干不成。”程敏介紹,比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其實就是要求企業從風險辨識入手,以風險管控為手段,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通過把廠內所有危險有害因素全部辨識出來,進行評價確定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輕微(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標識,實施分級管控。

    如何開展風險點排查,確定辨識單元,選擇風險辨識方法和確定風險評價方法,這對大多數化工企業都是新課題。程敏在針對危化企業特性細化指導的同時,鼓勵企業聘請專業第三方機構,開展全面的風險辨識和分級管控工作。至2019年,蘇州市所有危化企業全部完成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繪制了企業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對存在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的崗位設置公告欄、應急處置卡,落實了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

    除了在危化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方面細化指導外,程敏還針對危化企業在檢維修作業過程中事故多發、易發的特點,以現有行業規范為基礎,組織編制《蘇州市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檢維修作業指南》,從人員職責、作業證審批、檢維修全過程風險管控、承包商管理、第三方監管等方面進行規范和完善,形成了全市化工企業檢維修作業流程和實施標準。該《指南》被江蘇省應急廳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同時,為企業開展一級標準化專題培訓輔導,邀請國家級、省級專家授課,培植推動示范引路,開展標準化第三方核查,目前蘇州市二級以上標準化達標率78%,一級標準化企業3家,均居全省前列。

    在程敏看來,制定這些規范指南,比檢查隱患更能幫助企業提高安全水平。“現在看來,其實教書和監管還是有共通的地方。”程敏說,檢查隱患就像老師批改某一道題,解決的是具體問題;而推出一些規范、標準、制度就如老師教學生學習方法和思路,歸根結底是要提高企業的能力。企業安全生產能力高了,風險也就管住了。(作者:嚴小娟)

    相關資訊

  • 韩国三级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