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 鐵膽雄鷹鏖戰鹽源火場
叮...鈴...鈴...叮...鈴...鈴...急促的電話鈴聲劃破寧靜的夜空,時間定格在2019年1月27日19時45分,應急管理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西昌站值班員條件反射般抓起聽筒,里面傳來十分焦急的聲音“我是四川省涼山州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值班員,今日16時15分鹽源縣前所鄉突發森林火災,威脅大面積原始森林,火場海拔3200米,山高坡陡,地形險要,地面撲火隊無法控制火勢蔓延,情況非常危急,請求空中支援!”西昌站迅速啟動航空滅火應急預案,立即向南航總站上報了出動兩架直升機增援火災撲救請示,很快得到南航總站“確保安全,快速殲滅”的明確指示。
火情即戰情,火場即戰場,南航總站飛行調度指揮中心隨即高速運轉起來,各崗位人員進入災情處置狀態;一條條指令快速下達至各飛行機組和飛行觀察、飛行調度崗位。同時南航總站向鹽源火場周邊的九寨溝基地、大理基地、麗江航站下達了調機增援戰備待命指令,并向應急管理部火災防治管理司報告了需要出動飛機參與火災撲救情況。這一夜,南航總站飛行調度指揮中心、西昌站飛行調度室、鹽源直升機場飛行控制塔臺燈火通明,各應急值守崗位徹夜忙碌!
K-32直升機起飛吊滅
28日8時許,天剛一亮,鹽源基地K-32直升機騰空而起,徑直飛赴火場,迅速投入撲火戰斗。10時許,隨著巨大轟鳴聲響徹云霄,世界上最大的M-26直升機從西昌青山機場起飛,飛越崇山峻嶺,長途奔襲150公里,迅速加入到撲火戰斗中。直升機飛抵火場時,發現大片森林正在猛烈燃燒,火場上空濃煙滾滾、火星四射,火勢蔓延迅速,有失去控制的危險,這對開展航空滅火是個極大的考驗。在飛行觀察員的精心指揮下,兩個飛行機組沒有絲毫畏懼和退縮,牢牢把住飛行操作桿,憑著高超的飛行技術,沉著應對高原對流強、氣流紊亂等困難,在距火場約13公里的瀘沽湖反復吊水滅火,隨著一桶又一桶湖水傾天而下,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火勢一點點減弱下去。經過一天與火魔的反復拉鋸,激烈爭奪,火場中威脅成片林區的北部、東北部火頭、火線終于低下她那高傲而不可一世的頭顱,被威武剛強的鐵膽雄鷹死死扼制在安全范圍內,到傍晚直升機返航時,整個火場只余零星火點、煙點。
M-26直升機做航前準備
29日日出時分,兩架直升機又按計劃緊急升空,飛赴前線執行清掃戰場任務,采取“見火就打、遇煙就滅”戰術,嚴防死灰復燃。在地面1000多名森林消防隊員和地方專業隊員的密切配合下,至當日13時左右,鹽源火場被徹底殲滅,女兒國摩梭人的美麗家園——瀘沽湖又恢復了昔日的寧靜,格姆女神山仿佛露出了她那嫵媚動人的笑容。
美麗“女兒國”——瀘沽湖
兩天撲火戰斗中,南方航空護林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滔火、竭誠為民”的訓詞精神,展現了“鋼鐵神鷹”的錚錚鐵骨,這是繼今年1月7日對發生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子耳鄉森林大火實施航空滅火之后的又一次完勝戰斗,航空應急戰線同志們再次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K-32直升機執行吊滅任務
撲火期間,南航總站向應急管理部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及時報告了火場態勢和火災撲救情況。據統計,在撲救鹽源火場中,兩架直升機共計飛行6架次18小時49分鐘,灑水29桶134噸。創造了在橫斷山脈高高原林區往返飛行300公里撲火,海拔2700米取水,K-32直升機在海拔3260米的瀘沽湖機場不關車加油,22-24米/秒強風中飛行等紀錄。
作者:史磊 楊正波 吳谷建 李大有
攝影:李大有 視頻編輯: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