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第3891號(社會管理類302號)提案答復的函
應急提函〔2021〕70號
閻京華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工作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大對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的監管力度
2019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帽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市監質監〔2019〕35號),提出了加強生產流通領域質量安全監管、加強使用環節監督管理以及構建監管長效機制三方面的具體措施。應急管理部組織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對工礦商貿重點企業職工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情況持續開展執法檢查。針對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多發問題,重點檢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是否正確佩戴使用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帶等勞動防護用品,對相關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市場監管總局持續組織開展勞動防護用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2019年以來,針對輿論反映的安全帽產品質量問題,組織生產集中地和銷售集中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安全帽產品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相關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對銷售劣質安全帽的電商平臺進行約談,責令其關停一批銷售劣質產品的商家,對不合格產品查封下架。對6個省(市)30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電絕緣鞋進行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1批次,不合格發現率3.3%;對7個省(市)30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保護足趾安全(防護)鞋進行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3批次,不合格發現率10%。針對這些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企業,地方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行了查處。
下一步,各有關部門將持續加大勞動防護用品質量安全、職工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等方面的監督抽查、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違法經營治理,依法嚴厲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
二、關于督促用人單位履行勞動防護主體責任
2012年2月,財政部、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要求企業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并將“配備和更新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支出”列為企業安全費用的支出范圍在成本中列支。2020年4月,國務院安委會組織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將“企業要加強從業人員勞動保護,配齊并督促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安全防護用品”作為專項整治的一項重要內容。
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繼續按照三年行動工作要求,組織對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采購、發放、更新、使用等管理制度,完善各項勞動防護措施,及時開展勞動防護培訓,推動企業履行勞動防護主體責任,切實做好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護。
三、關于統籌推進勞動防護用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完善相關產業政策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年印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采用非織造、機織、針織、編織等工藝及多種工藝復合、長效整理等新技術,生產功能性產業用紡織品”屬于鼓勵類條目。勞動防護用品是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領域之一,地方政府在引導投資方向、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實施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政策時,對鼓勵類項目,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核準或備案,可采取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二)完善產品標準體系方面。應急管理部提出并歸口的《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GB39800)強制性國家標準于2020年12月正式發布,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對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的原則、程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市場監管總局持續加大個體防護裝備相關標準化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共發布個體防護相關國家標準85項(其中強制性國家標準3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52項),正在制修訂的國家標準24項,同時我國首次主導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并正在組織制定《防護服裝 職業用防雨服》等3項個體防護裝備領域國際標準。
(三)強化科研創新工作方面。科技部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中,先后部署了“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職業病防護技術與裝備研發”等4個研發項目,投入中央財政經費約1.46億元,有效支撐了急需勞動防護用品的研發,穩步推動勞動防護用品技術水平提升。
下一步,各有關部門將繼續推進以強制性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為主,產品、技術、方法標準為支撐的新型勞動防護用品標準體系建設。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推動勞動防護用品科研創新,提高勞動防護用品的多功能化、智能化、人性化,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各有關部門將協作完成“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等重點專項,繼續開展勞動防護用品技術的研發,將勞動防護用品的有效性和基本舒適性作為科技攻關重要方向,推動勞動防護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共同打造高端勞動防護用品,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四、關于積極營造良好的勞動防護社會氛圍
應急管理部綜合運用各類媒體資源,擴大宣傳覆蓋面,不斷提升公眾安全防護意識和全社會勞動防護水平。一是2020至2021年錄制了24項個體防護裝備國家標準宣貫視頻,通過國家標準委“標準云課”平臺、“應急管理標準云課堂系列講座”,面向全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二是與中央主流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平臺合作,通過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開辦《應急時刻》專題節目等,多渠道、多層次開展宣傳報道,普及勞動防護安全常識,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形成關注勞動防護的良好氛圍。三是每年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1·9”消防宣傳月等主題宣傳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科普宣教活動,加強對勞動防護知識的宣傳,普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常識,努力提高全民防護素質和社會整體防護水平。
下一步,各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大力開展應急科普宣傳教育,積極參與構建覆蓋全社會、全方位的公民應急宣傳教育體系,切實提升公眾勞動防護意識,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您在提案中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監管、主體責任落實、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氛圍營造等方面提出的建議,對做好勞動防護用品各項工作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我們將在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中積極采納您提出的寶貴建議,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不斷提高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工作水平。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應急管理部
2021年7月30日